诗词大全

《高邮别秦观三首》

蒙蒙春雨湿邗沟,蓬底安眠画拥裘。
知有故人家在此,速将诗卷洗闲愁。
笔端大字鸦栖壁,袖里清诗句琢冰。
送我扁舟六十里,不嫌罪垢污交朋。
高安此去风涛恶,犹有庐山得纵游。
便欲携君解船去,念君无罪去何求。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高邮别秦观三首》是宋代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蒙蒙春雨湿邗沟,蓬底安眠画拥裘。
知有故人家在此,速将诗卷洗闲愁。

中文译文:
细密的春雨湿润着邗沟,我躺在草席上,画着厚重的皮袄遮身。
我知道有故友的家就在这里,快将诗卷洗去烦忧。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苏辙离开高邮的场景。春雨细密,让邗沟湿润,诗人躺在草席上,用厚重的皮袄保暖。他知道在这里有故友的家,希望将自己的诗卷洗去烦忧。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谊和离别的思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离开高邮和与故友的分别之情。蒙蒙春雨和湿润的邗沟形象地描绘了离别时的氛围。躺在蓬底,安眠在画拥裘之中,诗人透露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温馨的回忆。他知道在这个地方有故友的家,希望通过洗去诗卷上的烦忧来减轻离别的愁绪。诗中的"大字鸦栖壁"和"清诗句琢冰"表达了诗人笔端的才华,他将自己的清诗和字画带走,展示了他的文学修养和艺术追求。最后,诗人表示即使离开高安,面对风涛的恶劣,他仍然能够在庐山上畅游,表达了他对自由和追求的向往。诗人想要带着友人离开,因为他认为友人没有罪过,无需为了什么而离开。整首诗意蕴含深情和离愁别绪,通过朴素而质朴的表达方式,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 《鹿台止作二首》

    九州烟景杂尘埃,自爱吾庐住鹿台。百计不如归最好,五行只可问无灾。野园日暖花争发,贪屋春深燕自来。王戴风流千载下,水声山色更徘徊。

  • 《公安早发》

    去国秦公子,穷途阮步兵。别离如昨日,豪杰毕平生。江月为谁好,巴船何处行。高秋伴摇落,早发若为情。

  • 《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清叟察言观色》

    峨冠执法公家整,端冕临祠我亦严。深米炉香通问讯,小寒清坐隔疏帘。

  • 《元朝(一作幽州元日)》

    今岁元日乐,不谢往年春。知向来心道,谁为昨夜人。

  • 《雪吉同郑所南访赵溪梅》

    移宅虽然远,携筇到两回。只知相别去,不道又重来。溪鲫和冰煮,邻醅带雪开。诗家堪入画,满眼玉楼台。

  • 《送赴省诸友·林汝大》

    天性怜才老未衰,爱君笔力绝新奇。引弦连发天山箭,举手高攀月窟枝。藻蕴科名通谱牒,旦希优劣系修为。穷人只有诗堪赠,空耸山肩撚雪髭。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