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盖世何为者,三尺青龙不切泥。
且向断崖聊一试,如闻鬼母夜悲啼。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高祖试剑石》
朝代:宋代
作者:李新
中文译文:
拔山盖世何为者,
三尺青龙不切泥。
且向断崖聊一试,
如闻鬼母夜悲啼。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场试剑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勇气、毅力和决心的赞颂。诗中的“拔山盖世何为者”意味着超越凡人的力量和意志,而“三尺青龙不切泥”则象征着剑法的高超和出众。作者挑战断崖,试剑的行为象征着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果敢和勇敢。最后两句“如闻鬼母夜悲啼”描绘了一种神秘的氛围,暗示了剑客的无畏和坚韧。
赏析:
《高祖试剑石》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剑客的英勇和决心。诗中的“拔山盖世何为者”和“三尺青龙不切泥”都是形象生动的比喻,使人感受到剑客的威严和超凡的境界。试剑断崖的场景更加突显了剑客的勇气和果敢,同时也给人以一种悬念和神秘感。最后两句以鬼母夜悲啼的意象,增添了一丝神秘和令人留恋的情感。整首诗意境高远,字里行间展现了作者对勇气和决心的赞美,同时也启发人们要有勇往直前的精神,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地近觚棱云气间,蕊珠宫殿压青山。云根尽处天风急,疑是人间有广寒。
闻说亭花好,居然似蜀乡。色深姿不俗,香淡意能长。高烛留深夜,轻阴护晚芳。何心较桃李,只拟答春光。
愁杀离家未达人,一声声到枕前闻。苦吟莫向朱门里,满耳笙歌不听君。
莲子劈开须见臆,楸枰著尽更无期。破衫却有重逢处,一饭何曾忘却时。
山前踊跃见樵人,欲问神仙更问津。指点长柯向东去,不知银穴又非真。
封侯岁见梦魂销,千万徒劳重压腰。只待区中缘了尽,携家采药住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