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积成山百种收,渔梁亦自富虾鳟。
无羊说梦非真事,岂见元丰第二秋。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歌元丰五首》
露积成山百种收,
渔梁亦自富虾鳟。
无羊说梦非真事,
岂见元丰第二秋。
中文译文:
露水积聚成山,百种丰收;
渔梁之间也富有着虾和鳟鱼。
没有羊儿说的梦不是真事,
难道已经见到了元丰的第二个秋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歌元丰五首》是他在元丰年间(1078-1085年)写的五首歌颂元丰时期的诗歌。
诗的开篇,“露积成山百种收”,描绘了丰收的景象。露水积聚成山,象征着大地的滋润和丰饶,百种收获也反映了丰收的喜悦。
接着,“渔梁亦自富虾鳟”,描述了渔梁地区的富饶。渔梁是指江河湖泊中的渔场,这里不仅有丰富的鱼虾资源,而且自然丰饶,使人们的生活富足。
然后,“无羊说梦非真事”,表达了对于美好的憧憬和向往。羊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幸福,梦境则是人们向往美好未来的寄托。这句诗表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并且坚信美好的愿景不是虚幻的。
最后一句,“岂见元丰第二秋”,抒发了对元丰时期的称赞和庆贺。元丰是北宋时期的一个繁荣时期,王安石通过这句话表示元丰时期的繁荣景象令人难以置信,如同经历了两个秋天一样。
整首诗以丰收、富饶和美好未来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对元丰时期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同时,诗中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修辞手法,使诗意更加深远。
长安才上堰,风物似微饶。野老能相认,轻船不待招。炊菱开甑热,秤鲫满篮跳。偶前樽中物,何为靳一浇。
战国谁能识道真,故将性善觉生民。七篇切切言仁义,功利场中有此人。
颓龄不可羁,寒事亦已迫。女褐破未纫,儿襦短仍窄。杜陵叹女痴,渊明更儿责。返念田有翁,囷禾与机帛。
只今冠盖盛诸杨,连岁科名属雁行。笔下戈矛吾退舍,胸中珠琲海倾藏。鸡群有鹤人谁识,熊掌兼鱼子厌尝。一振斯文千古事,凭君更为引天潢。
最忆顾家池水湄,千株苔石坐题诗。如今又是三年别,白发萧萧只怕垂。
昔年堂上来三鱣,今日溪头领队鱼。方信卜居初意好,要教同里识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