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南水北重重柳,山後山前处处梅。
未即此身随物化,年年长趁此时来。
王安石(一○二一~一○八六),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歷签书淮南判官、知鄞县、通判舒州,召爲群牧判官。出知常州,移提点江东刑狱。嘉祐三年(一○五八),入爲度支判官,献万言书极陈当世之务。六年,知制诰。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出知江宁府。寻召爲翰林学士。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除参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七年,因新法迭遭攻击,辞相位,以观文殿学士知江宁府。八年,復相。九年,再辞,以镇南军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宁府。十年,免府任,爲集禧观使,居江宁钟山。元丰元年(一○七八),封舒国公。后改封荆。哲宗元祐元年卒,年六十六。赠太傅。绍圣中謚文。着有《临川集》一百卷、《唐百家诗选》二十卷、《新经周礼义》二十二卷(残)。另有《王氏日录》八十卷、《字说》二十卷、《老子注》二卷、《洪范传》一卷、《论语解》十卷,与子雱合着《新经诗义》三十卷,均佚。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四《王荆公安石传》。《宋史》卷三二七有传。 王安石诗,有全集本和诗集李壁注本两个系统。今以明嘉靖三十九年吉阳何氏抚州覆宋绍兴中桐庐詹大和刊《临川先生文集》(《四部丛刊初编》影印,其中诗三十七卷,第三十八卷有六首四言诗)爲底本。校以南宋龙舒刊《王文公文集》本(简称龙舒本),张元济影印季振宜旧本《王荆文公诗李雁湖笺注》本(张氏以爲系元大德本,据今人考证,实明初刻本,简称张本),清缪氏小岯山房刊本(简称缪本),日本蓬左文库所藏朝鲜活字本(简称蓬左本)。校本多出底本的诗,以及从他书辑得的集外诗,分别编爲第三十八、三十九、四十卷,各本多有与他人诗集互见或误收的诗,前人已多有指明。爲谨慎计,凡本集各本已收的诗,仍全部收入,在诗题下加注或加按说明;《瀛奎律髓》误收的他人诗,入存目。
诗词:《庚申正月游齐安》
朝代:宋代
作者:王安石
水南水北重重柳,
山后山前处处梅。
未即此身随物化,
年年长趁此时来。
中文译文:
水流向南,水流向北,处处都是茂密的柳树,
山在后面,山在前面,到处都是盛开的梅花。
在未来,当我身体消散跟随万物融合,
每年都会在此时来感受这壮美景象。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庚申正月(农历)在齐安地方的景象。诗人王安石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
第一句描述了水流的情景,南北两个方向上都有茂密的柳树,形成了连绵不断的景观,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第二句描绘了山的景象,山在后面,山在前面,到处都开满了梅花。梅花是冬季开放的花朵,寒冷中的一抹鲜艳,象征着希望和生命的力量。诗人通过对冬季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美好未来的信心。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思考。诗人认为自己的身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然而,在每年这个时候,他都会感受到岁月的长久和生命的延续。这种感受使得他更加珍惜当下,抓住每一个瞬间。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时光的深刻感悟。同时,通过对冬季景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和对生命的热爱。
往岁涂宫暗碧纱,倾城出祖路人嗟。松柟峰下迁华寝,雪月光中咽晓笳。有子今为二千石,同州才数两三家。儿孙满地厥衣举,不见归时桃李华。
枯疏寒影变丰庞,的皪冰肌染沁黄。难免世人栀蜡议,赖凭天骨蕙兰香。情知不作和羹计,老去谁能弄粉妆。却笑南枝心未死,寿阳新额小红裳。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王气生秦四百年,晋元东渡浪花船。正惭海内皆涂地,来保江南一片天。古树著行临远岸,暮山相亚出微烟。千征万战英雄尽,落日牛羊食野田。暮潮声落草光沉,贾客来帆宿岸阴。一笛月明何处酒,满城秋色几家砧。时清曾恶桓温盛,山翠长牵谢傅心。今日到来何物在,碧烟和雨锁寒林。
行尽清溪到水涯,好山环绕故人家。寥寥一犬柴门外,只隔桥东几树花。
大儿别有论文眼,朴实无他是次丁。长女嫁夫能俭约,小娘骂媚见财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