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山凌晓度先锋,泣穴鼯鼪已灭踪。
天子圣明知万里,归徕州下拆泥封。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宫词一百首》是一首由宋代诗人岳珂所作的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壮丽的场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思考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这首诗词通过诗人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早晨的景色:鸦山在黎明时分高耸,先锋已经飞过山顶,而泣穴中的鼯鼪(指小山鼠)却已经不见了踪影。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与孤独的感觉。
诗词的诗意在于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人事易逝的主题。鸦山高耸,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在山顶上,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然而,先锋已经飞过山顶,鼯鼪也已经消失,这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和人事的变迁。在这个时刻,诗人对于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产生了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诗词的赏析在于其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通过描绘鸦山的高耸和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诗人将读者带入一个寂静而壮丽的场景中。同时,诗人通过先锋的飞越和鼯鼪的消失,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这首诗词给人一种深沉和凝重的情感,引发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光的思考。
总的来说,《宫词一百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时间流逝和生命短暂的主题。诗词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给人一种深沉和凝重的感受,引发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时间的思考。
忘言编简倦三复,适意丝桐聊再行。已共白云论久要,要寻青鸟问长生。按行泉石苔侵屦,披拂松篁露湿缨。此事洪崖知我旧,归与端合与同盟。
天落白玉棺,王乔辞叶县。一去未千年,汉阳复相见。犹乘飞凫舄,尚识仙人面。鬓发何青青,童颜皎如练。吾曾弄海水,清浅嗟三变。果惬麻姑言,时光速流电。与君数杯酒,可以穷欢宴。白云归去来,何事坐交战。
斋心已三日,筋骨如烟轻。腰下佩金兽,手中持火铃。幽塘四百里,中有日月精。连亘三十六,各各为玉京。自非心至诚,必被神物烹。顾余慕大道,不能惜微生。遂招放旷侣,同作幽忧行。其门才函丈,初若盘薄硎。洞气黑昳ft,苔发红鬇鬡.试足值坎窞,低头避峥嵘。攀缘不知倦,怪异
社帟流光,沙祥增衍。编玉镂德,螭金溢篆。粹独藻黻,徽文华一。二同声诗,于时昭阐。
鸟道盘空上,松根抱石生。羽人分两舍,鸡犬自闻声。
偶随黄蝶去,岸帻树边桥。卯酒红初散,朝霞白渐消。沙平留雁迹,水落见鱼苗。却爱箕山老,从容弃一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