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师夜撤广陵围,积甲芜城一样齐。
淮海只今清彻底,更留京观筑鲸鲵。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宫词一百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岳珂。这首诗词描绘了六师夜间撤退广陵围城的场景,表达了淮海地区的土地经过战争的洗礼,如今已经恢复了宁静和纯净。诗中还提到了在京城留下的京观筑鲸鲵,这是对和平与繁荣的期望。
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六师夜撤广陵围,
积甲芜城一样齐。
淮海只今清彻底,
更留京观筑鲸鲵。
诗词的意境表达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战争的结束:诗中提到的六师夜间撤退广陵围城,暗示了一场战争的结束。这个场景展现了军队撤退的情景,暗示着胜利和和平的到来。
2. 土地的恢复:诗中描述了积甲芜城一样齐,表明经过战争洗礼后的土地重新得到了清理和恢复。这里的芜城指的是在战争中被荒废的城市,现在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3. 淮海的清彻底:诗中描述了淮海只今清彻底,表达了淮海地区如今已经恢复了清净和纯洁的状态。这里的淮海指的是地理上的淮河和长江之间的地区。
4. 京观筑鲸鲵:诗中提到在京城留下的京观筑鲸鲵,鲸鲵是一种神兽,象征着吉祥和繁荣。这里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期望,说明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景象充满希望。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战争的结束和土地的恢复,表达了对和平与繁荣的向往和期待。同时,通过描述淮海地区的清净和纯洁,传递了一种人们渴望和平生活的情感。整体上,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对比,呈现出一幅和平盛世的美好景象。
云蔽天,雪欺树。山径之蹊断来去,飞花扑面朔风吼。儿把牛索藏袖,拥鼻冲过缩其脰。茅芦咫尺且忍寒,儿归附火牛系栏。
泽国来游岂厌重,羁孤怀感自无穷。雁声不到歌楼上,秋色偏欺客路中。宿寺梦回莲叶雨,渡江衣冷荻花风。谁怜未得青云志,琴剑年年西复东。
夜雨平阶滴,寒灯照幔孤。未生灵运草,先据惠施梧。千里徒伤目,三年欲变儒。回肠啼络纬,远恨送襜褕。怨曲传繁瑟,悲歌缺唾壶。此中如借问,掩鼻愿操觚。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归心不可夺,千里故园春。及见市朝事,却思江海人。烟波方得伴,松月定为邻。愿结虎溪社,休休老此身。
边城灯火净胡笳,擐甲谁堪问室家。南北汛头重夹寨,东西河口对浮槎。霜凋木叶清威远,日压扶桑映觉华。却羡庭松饶古意,虬枝不下暮栖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