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宫词》

柳带分阴接殿基,笙歌还拥翠华归。
前宫晓赭匀妆脸,别馆春红晒舞衣。
槐影对笼苔点细,桐花西倚夕阳稀。
夜来梦上檀香阁,犹映珠帘避贵妃。

作者介绍

夏竦(九八五~一○五一),字子乔,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初以父荫爲润州丹阳县主簿,后举贤良方正,通判台州。召直集贤院,编修国史,迁右正言。仁宗初迁知制诰,爲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明道二年(一○三三)罢知襄州。歷知黄、邓、寿、安、洪、颍、青等州及永兴军。庆历七年(一○四七)爲宰相,旋改枢密吏,封英国公。罢知河南府,徙武宁军节度使,进郑国公。皇祐三年卒(《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二),年六十七。謚文庄(《东都事略》卷五四)。《宋史》卷二八三有传。 夏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庄集》爲底本,参校清张杰过录、孔继涵跋本(简称孔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干隆翰林院抄本(简称院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及《史记》、《三国志》、《天臺续集》等书。另从《天台续集》、《宋诗略》等书辑得集外诗六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宫词》是宋代夏竦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柳带分阴接殿基,
笙歌还拥翠华归。
前宫晓赭匀妆脸,
别馆春红晒舞衣。

槐影对笼苔点细,
桐花西倚夕阳稀。
夜来梦上檀香阁,
犹映珠帘避贵妃。

中文译文:
细柳像带一样分开阴影,连接着宫殿的基石,
笙歌声仍然环绕着翠华归来。
前宫妃嫔们清晨将赭石调匀来妆扮自己的脸庞,
别馆中的春红晒干了舞衣。

槐树的影子在笼子中点缀着苔藓的小点,
桐花依靠在西边,夕阳渐渐稀疏。
夜晚来临时,梦中升起檀香的阁楼,
依然映照着珠帘,躲避着贵妃的嫉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宫廷为背景,描绘了宫中的景物和情感。诗中通过描绘细柳、笙歌、前宫、别馆等细节,展示了宫廷的繁华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诗人也透露出一丝忧伤和隐秘的氛围。

诗的开头写道,“柳带分阴接殿基”,用细柳的形象来描绘宫廷的氛围,柳树的阴影连接着宫殿的基石,暗示着宫廷的庄严和神秘。接着,笙歌声回荡,让人感受到宫廷的喧嚣和热闹。

诗中提到了“前宫”和“别馆”,分别描绘了早晨和春天的景象。在前宫,宫妃们用赭石来调匀妆容,表现出她们对美的追求和准备迎接新的一天的愉悦心情。而别馆中的春红晒干的舞衣,则展示了宫廷的娱乐和活动。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槐树的影子和桐花的景象,以及夕阳的稀疏。这些细节表现了宫廷生活的细腻和变幻,给人以静谧和凄美的感觉。

最后两句描述了夜晚的场景,诗人梦见檀香阁楼,并提到了珠帘和贵妃,暗示了宫廷中的隐秘和嫉妒。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隐晦的意境,展示了宫廷生活的繁华与内心的情感纠葛。

  • 《放鱼》

    溪媪双鱼入手中,鬐鬣不摇犹眼红。咫尺波涛即胡越,不忍觳{觳殳换束}人心同。小舟自放清江侧,为龙何以报我德。只须旱岁活焦枯,不用明珠光的皪。

  • 《和登安济亭》

    亭上风吹藤帽帘,为怜情胜得安恬。惊涛触岸层澜碎,落日衔山半景尖。遥认犀奔知鹿角,忽逢龙挂见胡髯。城南一去通沧海,无限春寒向晚添。

  • 《次韵苏公竹间亭小饮》

    自昔有遗韵,小饮不尽觞。坐待竹间月,奈此云影长。起行林下路,散策踰平岗。破眼一枝春,著意千叶黄。暄寒会有分,蜂蝶来无央。鸟语带余寒,竹风回妙香。缅想两公子,作恶变清凉。谁怜尘沙底,疲马踏朝阳。斯人班马後,如圭复如璋。相逢了无得,佳处每难忘。

  • 《苏武慢》

    雾驾云*,雨巾风帽,一剑凌风飞过。下视茫茫,遥观历历,不复更知天大。日月居诸,春秋代谢,几见授衣流火。记岳阳、三度曾游,未必世人知我。游戏处、柳树为徒,榴皮作字,聊说行藏如左。列豹重关,封狐千里,不满楚人哀些。瓦砾黄金,蓬莱别馆,归去有谁知那。不须分、天上

  • 《日暮》

    日落风亦起,城头鸟尾讹。黄云高未动,白水已扬波。羌妇语还哭,胡儿行且歌。将军别换马,夜出拥雕戈。

  • 《菩萨蛮》

    薄衾小枕重门闭。孤烟照著人无寐。风雨夜来多。春寒可奈何。深闺香暖处。还解怜人否。只道不来归。那知心似飞。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