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恭和御制赏花钓鱼》

四照仙花次第开,上林重睹属车来。
雨晴驰道纡天步,风引浓香到寿杯。
瑞燕入檐时拂掠,恩鱼窥钓更徘徊。
柏梁绝唱容赓缀,独愧非才亦与陪。

作者介绍

苏颂(一○二○~一一○一),字子容,本泉州同安(今属福建)人,以父绅葬润州丹阳(今属江苏)而徙居,遂占籍丹阳。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王捷南《福建通志稿·苏颂传》)。皇祐五年(一○五三),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嘉祐四年(一○五九),迁集贤校理,充编定馆阁书籍官。六年,出知颍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三司度支判官。四年,出爲淮南转运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知制诰。二年,因奏事不当免。四年,出知婺州,移亳州。七年,授秘书监、知银臺司,未几,出知应天府、杭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权知开封府,坐治狱事贬知濠州,改沧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诏判吏部,寻充实录馆修撰兼侍读。四年,迁翰林学士承旨。五年,除右光禄大夫、守尚书左丞。七年,拜左光禄大夫、守尚书右僕射兼中书侍郎。八年,罢爲观文殿大学士、集禧观使。復知扬州。绍圣四年(一○九七),以太子少师致仕。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八十二。有《苏魏公文集》七十二卷(其中诗十四卷),由其子于宋高宗绍兴九年(一一三九)编成,流传至今。事见本集卷五《感事述怀诗》自注、《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三○宋曾肇撰《苏丞相颂墓志铭》。《宋史》卷三四○有传。 苏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苏魏公文集》爲底本,校以丁丙八千卷楼本(简称丁本,藏南京图书馆)、清道光间孙苏廷玉刻本(简称道光本)、北京图书馆藏清钞本(简称钞本)等。丁本较底本多四首诗,依原次编入集中。底本卷二八中的乐章、春帖子、口号及新辑集外诗一首,编爲第十五卷。

作品评述

《恭和御制赏花钓鱼》是苏颂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四照仙花次第开,
上林重睹属车来。
雨晴驰道纡天步,
风引浓香到寿杯。
瑞燕入檐时拂掠,
恩鱼窥钓更徘徊。
柏梁绝唱容赓缀,
独愧非才亦与陪。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幅赏花钓鱼的景象。诗人苏颂以恭和御制的形式,描绘了一场盛大的花园观赏和垂钓的活动。通过雨后晴天的天气变化,花开鱼游的景象愈发生动起来,给人以愉悦和豪情的感受。诗人以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这样一幅美景,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颂的独特笔法,展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把握。首先,诗中的“四照仙花次第开”描绘了四季花开的景象,意味着花园内各种花朵绽放的盛况。接着,“上林重睹属车来”描述了诗人在上林苑中瞻仰皇家御花时的喜悦心情。诗中的“雨晴驰道纡天步,风引浓香到寿杯”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幻和景物的瑰丽,使人们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花香和风的引导。而“瑞燕入檐时拂掠,恩鱼窥钓更徘徊”则进一步增添了动态感,将天空中的飞鸟和水中的鱼儿与人们的垂钓活动相呼应。最后,“柏梁绝唱容赓缀,独愧非才亦与陪”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谦逊,意味着他虽然无法与众人相比,但仍然愿意与大家共同欣赏这美好的景色。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示了苏颂对自然景物的独特感受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可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身在大自然中的微小与谦卑。

  • 《和熊叔雅四咏·石峰春霭》

    寒山远欲无,春在冥蒙处。何如扫浮阴,尽放焦嶢露。

  • 《无题》

    顾影出中堂,长眉学内妆。本为戚里妇,不是狭斜娼。扇扑园中蝶,筝弹《陌上桑》。相逢不敢笑,只恐断君肠。

  • 《送吴立夫》

    有人储书塞中肠,不能奋发为辞章。亦有英姿限时命,坎坷名不登文场。吴子妙年即秀颖,只字过眼终无忘。文如翻水溢万斛,书夜不舍流汤汤。于今东南聚隽彦,奭然一发能穿杨。二十脱颖客毛遂,名登十九能低昂。亦如列宿二十八,有救天毕施之行。况子平生志远游,块坐已能穷八荒。

  • 《鹧鸪天》

    才子阴风度远关。清愁曾向画图看。山衔斗柄三星没,雪共月明千里寒。新路陌,旧江干。崎岖谁叹客程难。临风更听昭华笛,簌簌梅花满地残。

  • 《九月一日还自上京途中纪事》

    北口七十二,居庸第一关。峭厓屏列翠,急涧玉鸣环。佛阁腾云雾,人家结市闤。马前军吏候,使节几时还?

  • 《书叹》

    尘甑炊畲粟,羸僮策蹇驴。自从行卷日,直至挂冠余。揣分元知止,求官实抱虚。园蔬幸无恙,父子日携锄。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