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节西来未一年,凄凉道路泣东辕。
蜀都富乐真当惜,民事艰难谁复论。
白马何人趋远日,青刍盈束更无言。
异时归去逢遗老,空听咨嗟述旧恩。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故成都尹陆介夫挽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拥节西来未一年,
With the festival in the west, not yet a year has passed,
凄凉道路泣东辕。
The desolate road mourns the departing carriage.
蜀都富乐真当惜,
The prosperity and joy of the capital Chengdu should be cherished,
民事艰难谁复论。
But who would discuss the hardships faced by the people?
白马何人趋远日,
Who rides the white horse into the distant days,
青刍盈束更无言。
With bundles of green fodder, yet there is no sound.
异时归去逢遗老,
Returning at a different time, encountering the elderly,
空听咨嗟述旧恩。
Only to hear their sighs and the recounting of past kindness.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于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人在诗中提到了成都的尹官陆介夫,此人已故,诗人为其挽词。诗的开头描述了陆介夫丧期不久,但时间匆匆流逝的情景,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深深怀念之情。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成都这个繁华富庶之地的珍惜之情,同时也指出了民众所面临的困境与艰难。这表明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之心。
诗词中提到了白马和青刍,这些形象意味着高官显贵的追求和奢华,但却没有实质性的言行。这暗示了社会中虚华和浮躁的现象。
最后,诗人回到过去,与老人相见,听他们叹息着述说旧日的恩情。这一部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老人智慧经验的敬重。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细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社会现实和人情冷暖的思考。通过描绘成都尹官陆介夫的离世和对成都及其人民的关注,诗人将个体的命运与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人世沧桑的深深感慨。
日中望双阙,轩盖扬飞尘。鸣珮初罢朝,自言皆近臣。光华满道路,意气安可亲。归来宴高堂,广筵罗八珍。仆妾尽绮纨,歌舞夜达晨。四时固相代,谁能久要津。已看覆前车,未见易后轮。丈夫须兼济,岂能乐一身。君今皆得志,肯顾憔悴人。
功名莫苦怨天悭,一棹归来到死闲。傍水无家无好竹,卷帘是处是青山。满篮箭茁瑶簪白,压担棱梅鹤顶殷。野兴尽时尤可乐,小江烟雨趁潮还。
登门四十九年多,细读公书百遍过。今岁摘抄靖州作,遁翁堪配不传轲。
菊蕊如排粟,青青见叶心。未尝窥白日,何以散黄金。欹侧疏篱短,绵延墁草深。寒蛩尔何与,终夕亦悲吟。
破雨冲风万骑趋,人人轻捷过飞凫。要须直捣天山去,趁取河冰塞槁枯。
十年投分皆卿相,四海论心只弟昆。老忆躬耕困随牒,春风挥泪栗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