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古调歌》

地钟灵,天应瑞。
簇簇香苞、团作真珠蕊。
玉宇瑶台分十二。
要伴姮娥,月里双双睡。
月如花,花似月。
花月生香,添此真奇异。
不许扬州夸间气。
昨夜春风,唤醒琼琼醉。

作者介绍

俞紫芝(?~1086)字秀老。金华(今属浙江)人,寓居扬州(今属江苏)。俞紫芝的诗修洁丰整,意境高远,气质不凡。《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三首。《全宋诗》卷六二○录其诗十六首。

俞紫芝的介绍

  俞紫芝(?~1086)字秀老。金华(今属浙江)人,寓居扬州(今属江苏)。少有高行,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王安石晚年居江宁(今江苏南京),俞紫芝与其弟俞子中(字清老)从游,颇得赏识。王安石自称晚年门下多佳客(李之仪《书俞秀老诗卷后》),俞氏二兄弟便是代表。

  俞紫芝的诗修洁丰整,意境高远,气质不凡。据说他的诗初时不大为人所知,后来王安石把他的诗句“有时俗事不称意,无限好山都上心”写在随身所用的扇子上,众人这才称异而看重他(《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潘子真诗话》)。王安石称赞他的诗:”公诗何以解人愁,初日芙蕖映碧流。为怕元刘争独步,不妨陶谢与同游。”

  《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三首。《全宋诗》卷六二○录其诗十六首。

作品评述

诗词:《古调歌》
朝代:宋代
作者:俞紫芝

地钟灵,天应瑞。
簇簇香苞、团作真珠蕊。
玉宇瑶台分十二。
要伴姮娥,月里双双睡。

月如花,花似月。
花月生香,添此真奇异。
不许扬州夸间气。
昨夜春风,唤醒琼琼醉。

中文译文:
地上的钟声动听,天上的祥瑞应和。
花苞鲜艳而紧密,形如珍珠的花蕊。
玉宇瑶台分为十二宫。
它们要陪伴着仙女姮娥,在月亮里双双入眠。

月亮像花朵,花朵像月亮。
花朵和月亮一起散发香气,增添了这真奇异的景象。
不允许扬州夸夸其谈。
昨夜的春风唤醒了花儿,使之陶醉。

诗意和赏析:
这首《古调歌》是宋代诗人俞紫芝的作品,描述了一幅花朵和月亮相互辉映的美丽景象。诗中描绘了地上的钟声与天上的祥瑞相呼应,象征着大地和天空的和谐。花朵被形容为簇簇香苞,花蕊则像珍珠一般团结紧密。诗人将天空比作玉宇瑶台,将月亮比作姮娥的居所,形象地描绘了月亮中仙女姮娥与花朵一同沉睡的情景,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月亮和花朵之间的关系,称月亮如花朵一般明亮,花朵又像月亮一样美丽。在诗中,花朵和月亮相互作用,共同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创造出真实而奇异的景象。诗人强调不允许扬州的人夸夸其谈,可能是指不要过分夸大或吹嘘这种奇异景象,而应该理性对待。最后,诗人以春风唤醒花儿的情景作为结束,使整首诗增添了生动和活力。

《古调歌》以其独特的描写手法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蕴含着对于和谐、真实的追求。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使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的情感。

  • 《唐明堂乐章·皇帝行》

    仰膺历数,俯顺讴歌。远安迩肃,俗阜时和。化光玉镜,讼息金科。方兴典礼,永戢干戈。

  • 《钱纯中挽诗》

    谁怜地下老明经,宿草坟头又化萤。朽骨尚应思驾驭,朱颜终自惜娉婷。一生辛苦为玄白,何处流传付杀青。独有中郎铭不没,断虹斜日贯幽扃。

  • 《塞翁吟》

    暮色催更鼓,庭户月影胧_。记旧迹、玉楼东。看枕上芙蓉。云屏几轴江南画,香篆烬暖烟空。睡起处,绣衾重。尚残酒潮红。忡忡。从分散,歌稀宴小,怀丽质,浑如梦中。苦寂寞、离情万绪,似秋后、怯雨芭蕉,不展愁封。何时细语,此夕相思,曾对西风。

  • 《春宫》

    桃李六宫寂,君王在石渠。临鸾悔梳洗,女色不如书。

  • 《瑶台第一层》

    西母池边宴罢,赠南枝、步玉霄。绪风和扇,冰华发秀,雪质孤高。汉陂呈练影,问是谁、独立江皋。便凝望、壶中珪璧,天下琼瑶。清标。曾陪胜赏,坐忘悉、解使尘销。况双成与乳丹点染,都付香梢。寿妆酥冷,郢韵佩举,麝卷云绡。乐逍遥。凤凰台畔,取次忆吹箫。

  • 《用前韵答车玉峰》

    人物如君屹鼎湖,高山仰止我仪图。讲篇损益开新式,略纪删修有定模。目断交情殊恨阔,心涵古道岩相符。去年不客东湖上,几失人间大丈夫。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