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臣昔恸哭。
五月飞秋霜。
庶女号苍天。
震风击齐堂。
精诚有所感。
造化为悲伤。
而我竟何辜。
远身金殿旁。
(一本无此二句)
浮云蔽紫闼。
白日难回光。
群沙秽明珠。
众草凌孤芳。
古来共叹息。
流泪空沾裳。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或曰山东人,或曰蜀人。白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初隐岷山,益州长史苏颋见而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可比相如。”天宝初,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明皇,召见金銮殿,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酒徒饮于巿。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颒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常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鞾。力士素贵,耻之,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輙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乃浪迹江湖,终日沈饮。永王璘都督江陵,辟为僚佐。璘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会赦得还。族人阳冰为当涂令,白往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旻劒舞、张旭草书为三绝云。集三十卷,今编诗二十五卷。
《古风其三十七》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燕国的臣子在悲痛中流露出对命运的无奈和痛苦。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燕臣昔恸哭。
五月飞秋霜。
庶女号苍天。
震风击齐堂。
精诚有所感。
造化为悲伤。
而我竟何辜。
远身金殿旁。
浮云蔽紫闼。
白日难回光。
群沙秽明珠。
众草凌孤芳。
古来共叹息。
流泪空沾裳。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燕国的臣子对国家沦亡和自身遭遇的悲伤和痛苦。诗中描述了燕国臣子昔日的哀号和哭泣,五月飞舞的秋霜象征着国家的衰败。庶女(即燕国的公主)哀号苍天,震撼风霜击打着齐堂(指宫殿),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命运的不可抗拒的无奈。诗人深深感受到命运的无情,造化使他陷入悲伤之中,他对自己早已远离金殿(指被贬黜)也感到无辜和无奈。浮云遮住了紫闼(指皇宫大门),太阳的光芒难以再次回归,群沙玷污了明珠,众草践踏了孤芳,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衰败和个人命运的无奈与悲痛。历史上,人们共同叹息着这样的命运,诗人的泪水只是徒然沾湿了自己的衣衫。
赏析:
这首诗词以深沉悲凉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被命运摧残的臣子的心境。通过描写燕国的衰败和自己的遭遇,诗人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对国家的忠诚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以秋霜、风震、浮云、明珠、孤芳等形象来表达国家的衰败和个人的痛苦。整首诗词气势凄凉,情感深沉,给人一种哀怨和无奈的感觉。通过诗人的抒发,读者可以感受到历史变迁中那些无奈和悲痛的情绪。诗人用深情的笔触将个人的遭遇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悲惨命运的思考。整首诗词凭借其深情而催人泪下,传递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历史感。
故国由来重世臣,芬芳累叶镇如新。中兴第一功臣裔,卓荦如君信有人。
柳过春霖絮乱飞,旅中怀抱独凄凄。月生淮上云初散,家在江南梦去迷。发白每惭清鉴启,心孤长怯子规啼。拜恩为养慈亲急,愿向明朝捧紫泥。
晴色招人步晓江,牙牙瘦石水淙淙。断云作片元随伴,白鸟无群不著双。净渚镜磨涵崛屼,飞涛云涌过{锋金换舟}{左舟右双}。烟蓑雨笠吾将老,富贵心惭苦未降。
烟轻雨小。紫陌香尘少。谢客池塘生绿草。一夜红梅先老。旋题罗带新诗。重寻杨柳佳期。强半春寒去后,几番花信来时。
想象盘铭号涤斋,涤斋端得苦安排。清清流出源头水,浴德澄清未有涯。
传家愧我无珠宝,剑匣诗囊珍重存。但愿人间留侠气,不教狐鼠敢相侵。百战归来酒尚温,繁霜侵鬓转消沉。金戈铁马当年恨,辜负梅花一片心。廿年湖海飘蓬后,冷落梅花北国春。荷包空绣鸳鸯字,绿叶成阴对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