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古乐府白紵四时歌》

日晴桑叶绿宛宛,春蚕忽忽都成茧。
缲车宛转头绪多,相思如此心乱何。
少年志愿不成就,故年主人且恩旧。
及河之清八月来,斗酒聊为社公寿。

作者介绍

黄庭坚诗,以《武英殿聚珍版书》所收《山谷诗注》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刊《山谷诗注》(简称宋本;残存三卷,藏北京图书馆),元刻《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元本;残存内集十六卷,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干道本《豫章黄先生文集》(简称文集)及元刊《山谷外集诗注》(简称影元本),明嘉靖间蒋芝刊《黄诗内篇》十四卷(简称蒋刻本)、明版《山谷黄先生大全诗注》(简称明大全本;此书与蒋刻本并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山谷集》(简称山谷集)、清光绪间陈三立覆宋刻本(简称陈刻本)。并参校干隆间翁方纲校树经堂本(简称翁校本,其中翁氏校语称翁校)。《内集》《外集》的编年说明,集中移置每卷卷首;《别集》等的繫年,底本多疏漏,据《四库全书·山谷集》所附黄{巩/言}《山谷年谱》拾补,分别繫于诗题下。底本中涉及山谷跋语、手蹟、石刻及版本文字异同的注释文字,酌予保留。《山谷集》中多出底本的骚体诗及偈、贊、颂(其中多爲六言或七言诗)等,参校明弘治叶天爵刻、嘉靖乔迁重修本(简称明本),编爲第四十五至四十八卷。另从他书中辑得的集外诗和断句,编爲第四十九卷。

作品评述

《古乐府白紵四时歌》是黄庭坚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日晴桑叶绿宛宛,
春蚕忽忽都成茧。
缲车宛转头绪多,
相思如此心乱何。

少年志愿不成就,
故年主人且恩旧。
及河之清八月来,
斗酒聊为社公寿。

中文译文:
阳光明媚,桑树叶子绿油油,
春蚕匆匆地纷纷吐丝成茧。
纺车旋转,线头繁多,
相思之苦让我的心乱如麻。

少年时的志向未能实现,
年迈的主人依然怀旧。
到了八月河水清澈时,
我们以斗酒来祝贺社公的寿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四时变迁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幻的感慨与思考。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桑树叶子绿油油,春蚕快速地吐丝,纷纷成茧。这里展现了春蚕吐丝成茧的景象,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循环。

接下来的两句描写了纺车的旋转和线头的繁多,表达了作者心思的复杂和纷乱。纺车作为古代织布工具的象征,旋转的动作象征着时间的流转,线头的繁多则象征着人生中的各种纷扰和困扰。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深深的相思之苦,以及心绪的纷乱。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少年时的志向未能实现,年老的主人仍然怀旧。这里通过对比展现了时光的变迁和人生的不同阶段。少年时的志向随着时间的推移未能实现,而年老的主人却依然怀念过去,显示出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追忆。

最后两句中,八月河水清澈,人们举杯畅饮来庆祝社公的寿辰。这里通过河水清澈的描写,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如河水一样清澈,而人们举杯畅饮则表达了对生命的庆祝和对岁月的祝福。

整首诗词通过对四时变迁中的生活场景的描绘,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转和人生变幻的深入思考和体悟。同时,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意象,增强了诗词的意境和表达力,使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

  • 《偶得李竹屋居士摘和靖先生梅诗四联演成八韵》

    疎影横斜水清浅,冰容不比寻常见。若非采石谪仙魂,定是汨罗骚客面。鹤膝枝低俯镜奁,鸭头波静澄江练。凭谁说与老孤山,敢续君诗君莫厌。

  • 《奉和御製读陈书》

    猛奴多勇概,大矟事戎征。新蔡凶围陷,鱼梁寇垒倾。遡风轻古法,问道贵奇兵。懋赏宜开府,番禺已尽平。

  • 《舟行即事二首》

    去去路日远,行行岁向深。晚田荒更阔,秋野晓多阴。岸蓼飞寒蝶,汀沙戏水禽。迎风芦颤叶,眩日枣装林。早蟹肥堪荐,村醪浊可斟。不劳频怅望,处处有鸣砧。

  • 《哭伯兄鹊山处士蒿里曲》

    残云衰草趁人愁,生即团栾死便休。悲泣声中裁此曲,鸡啾山外鹊山头。

  • 《弋阳道中题丫头岩》

    昭君村里千年恨,神女峰前一梦成。不谓此州无美艳,只嫌名字太粗生。

  • 《谢张安道惠马》

    従事年来鬓似蓬,破车倦仆众人中。作诗仅比穷张籍,得马还従老晋公。夜起趋朝非所事,晓骑行乐定谁同。惯乘款段游田里,怯听骎骎两耳风。〈《张水部集》有谢裴晋公惠马诗。〉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