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已休兵,寒云愁未歇。
血染长城沙,马踏征人骨。
早得用蛾眉,免陷边戍卒。
始知髦头星,不在弯弓没。
古塞下
百战已休兵,寒云愁未歇。
Blood stains the sand of the Great Wall, horses trample the bones of soldiers.
得 Use beautiful eyebrows learned early, to save the border troops from being trapped.
始知髦头星,不在弯弓没。
中文译文:
古塞下
百战已休兵,寒云愁未歇。
征战无数已经息,凄凉的云雾仍未罢。
血染长城沙,马踏征人骨。
长城的沙地被血染红,马蹄踏过英勇士兵的尸骨。
早得用蛾眉,免陷边戍卒。
早懂得利用迷人妩媚的眉眼,避免了边防军人的陷落。
始知髦头星,不在弯弓没。
此时方明白那些曾经英勇的勇士,不是被弯弓所打败。
诗意和赏析:
《古塞下》是唐代诗人苏拯创作的一首诗词,描写了古代塞外边疆的战争惨状和边防战士的英勇。诗中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边疆战争的残酷与凄美。
诗词首先表达了战争的结束和边防的宁静,但是寒云仍在持续,暗示着国家边疆安宁的脆弱和随时可能再起的战乱。接着,诗人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长城上浸染血迹的沙地和马蹄踏过的战士尸骨,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血腥。然而,诗人又在诗中提到了“用蛾眉”的人物,指的是美丽动人的女子,她的出现使边防军兵得到了休息和安慰,避免了更多士兵的牺牲。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英勇战士的敬佩和对战争的深思,他认为真正的英雄并不是仅仅通过武力战胜敌人,而是能够避免战争的发生,保持边防稳定的人。
整首诗词通过对战争和边防士兵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安宁和战争悲剧的思考。同时,诗中融入了对女性力量的赞美,展示了女子在战争中也能发挥积极作用的意象。该诗既表达了对战争残酷的揭示,又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经验的反思,通篇诗意凄美,意境深远,堪称一首好诗。
南巢登望县城孤,半是青山半是湖。知尔素多山水兴,此回归去更来无。
庐山一滴水,彫尽诗人肠。道傍有湿泉,恝然如遗忘。浅夫既阁笔,知士亦括囊。或云匪难知,水火互阴阳。水根於天一,至阳所潜藏。所以井生荧,亦有泉如汤。吾尝谓或言,子语未精详。水实含内景,火乃无寒光。水将而不迎,火迎而不将。君看月受日,又验坤含章。吾言与邵语,或可
华阳山雨拂轻尘,独步烟霞访隐真。笑傲太平云外客,安閒清世梦中身。金章名重人称贵,布褐才高道不贫。吟罢洞天风正淡,自知凡骨定逢人。
相携及嘉月,采菱度北渚。微风吹棹歌,日暮相容与。采采不能归,望望方延伫。倘逢遗佩人,预以心相许。
鹊语灯花两太谩,三朝五夜强相驩。打门军将还惊枕,破屋山人起著冠。知巳书从天上落,焚香手把月中看。少陵泛爱虚名句,羡杀寒儒眼不寒。
君不见草木荣复凋,青青摧折风霜朝。人生寓一世,何异石火飞流焱。贵贱寿夭百千殊,死者前后孰可逃?当年称意即可乐,烹羊炰羔召同僚。莫令闲虑损汝神,未老面黧毛发焦。冈头松柏多高坟,声誉俱逐尘壤消。令人及此志沈菀,上堂鼓瑟歌诗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