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孤山诗二首》

峭拔湖心起,湖心四望通。
盘根入巨浸,叠翠点寒空。
势迥侔蓬岛,层危敌阆风。
僧楼笼淡雾,雁塔礙飞鸿。
晓井金沙粲,晴坡玛瑙红。
喷云春雨外,照影夕波中。
野蔓垂枯柏,疏钟匝梵宫。
闲泉澄极顶,幽径入深丛。
古迹谈皆异,秋屏寫未同。
乐游非俗客,静望属渔翁。
买去知无价,栖来思岂穷。
翻嗟市朝里,尘土日濛濛。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作品评述

《孤山诗二首》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孤山的壮美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对于寂静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孤山高耸入云,从山顶四面眺望都可通览湖水。山势陡峭,树根盘旋入大地,如同巨浸一般;山峰层层叠翠,点缀在寒冷的天空之中。山势独特,犹如蓬岛一般,层层叠叠,与风相争;僧楼笼罩在淡淡的雾气中,雁塔阻挡飞鸿的航行。清晨,泉水如金沙般璀璨夺目,晴天,山坡如红色玛瑙一般耀眼。云雾弥漫,仿佛春雨的喷洒,在夕阳下泛起美丽的波纹。野蔓垂挂在枯柏上,稀疏的钟声回荡在梵宫之中。幽静的小径蜿蜒进入茂密的丛林。古迹层出不穷,各有不同的故事;秋天的屏风描绘的景色与写作的意境并不相同。有人乐游,却不是平凡的游客;有人静静地凝望,仿佛是属于渔翁的宁静。这样的景色买来也无法估价,安顿下来却不会感到思绪枯竭。转而叹息喟然,都市的尘土日渐模糊。

诗意和赏析:
《孤山诗二首》通过对孤山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美和宁静。诗人以峭拔的山势、盘根的树木、叠翠的山峰等形象细腻地描绘了孤山的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峰之巅,感受到了山水的雄奇和壮美。诗中的孤山犹如一座蓬岛,与风争斗,与云雾交融,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景物描写,如金沙粲照、玛瑙红色等,突出了孤山景色的鲜明和瑰丽。同时,诗人也通过野蔓垂挂、疏钟回荡等细节描写,展示了孤山的古朴和幽静,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觉。

整首诗以山水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赞美与追求。诗人不仅欣赏山水的壮丽景色,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他将乐游的人与静望的渔翁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于宁静、思考和内心深处的追求。诗人认为,这样的自然景色和宁静思考是无价之宝,能够使人超越尘世的喧嚣,感受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孤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于宁静和思考的追求。诗词中融入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山水的壮丽与宁静。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宁静内省的追求,同时也让读者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有所感悟,体味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内心的宁静。

  • 《题集贤阁》

    凤池西畔图书府,玉树玲珑景气闲。长听馀风送天乐,时登高阁望人寰。青山云绕栏干外,紫殿香来步武间。曾是先贤翔集地,每看壁记一惭颜。

  • 《再用才子富文华校雠天禄阁韵赠周教授》

    矻矻守枯策,头童未起家。居陋妇勃溪,食贫儿讙哗。养高有骜岸,战胜无纷华。黔浴如可移,谁辨鹄与鸦。

  • 《岁除》

    客里光阴又一年,人情真复似怜蚿。家贫尚有春名酒,才拙安能雪命篇。弱柳经霜半凋落,修篁沐雨更便娟。亲交岁晚无书劄,常闭柴扉稳昼眠。

  • 《题潇湘斋雨图》

    欲敛未敛云浴浴,似见未见山曨曨。人家无宾衬衡宇,草村高低深佛宫。西峰定有一罅日,东岭岂无千丈虹。俗人不识莫与道,总在空蒙苍莽中。

  • 《省试行不由径》

    田里有微径,贤人不复行。孰知求捷步,又恐异端成。从易众所欲,安邪患亦生。谁能达天道,共此竞前程。子羽有遗迹,孔门传旧声。今逢大君子,士节自光明。

  • 《送僧归饶阳》

    执手离亭暮,言归思不禁。故乡千里外,为客十年心。帆影寒江静,猿啼雪峤深。饶阳泉石在,讲退自堪吟。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