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孤山诗二首》

峭拔湖心起,湖心四望通。
盘根入巨浸,叠翠点寒空。
势迥侔蓬岛,层危敌阆风。
僧楼笼淡雾,雁塔礙飞鸿。
晓井金沙粲,晴坡玛瑙红。
喷云春雨外,照影夕波中。
野蔓垂枯柏,疏钟匝梵宫。
闲泉澄极顶,幽径入深丛。
古迹谈皆异,秋屏寫未同。
乐游非俗客,静望属渔翁。
买去知无价,栖来思岂穷。
翻嗟市朝里,尘土日濛濛。

作者介绍

释智圆(九七六~一○二二),字无外,自号中庸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俗姓徐。年八岁,受具于龙兴寺。二十一岁,传天台三观于源清法师(吴遵路《闲居编》序)。居杭州孤山玛瑙院,与处士林逋爲友(《咸淳临安志》卷七○)。真宗干兴元年卒,年四十七。謚号法慧(《武林高僧事略》)。有杂着,闲居编》五十一卷,仁宗嘉祐五年刊行于世。 智圆诗,存于《闲居编》卷三七至五一。《闲居编》无单本传世,惟见《续藏经》。今录诗十五卷,即以上海涵芬楼影印日本大正《续藏经》本爲底本。

作品评述

《孤山诗二首》是宋代释智圆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孤山的壮美景色,并表达了诗人对于寂静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
孤山高耸入云,从山顶四面眺望都可通览湖水。山势陡峭,树根盘旋入大地,如同巨浸一般;山峰层层叠翠,点缀在寒冷的天空之中。山势独特,犹如蓬岛一般,层层叠叠,与风相争;僧楼笼罩在淡淡的雾气中,雁塔阻挡飞鸿的航行。清晨,泉水如金沙般璀璨夺目,晴天,山坡如红色玛瑙一般耀眼。云雾弥漫,仿佛春雨的喷洒,在夕阳下泛起美丽的波纹。野蔓垂挂在枯柏上,稀疏的钟声回荡在梵宫之中。幽静的小径蜿蜒进入茂密的丛林。古迹层出不穷,各有不同的故事;秋天的屏风描绘的景色与写作的意境并不相同。有人乐游,却不是平凡的游客;有人静静地凝望,仿佛是属于渔翁的宁静。这样的景色买来也无法估价,安顿下来却不会感到思绪枯竭。转而叹息喟然,都市的尘土日渐模糊。

诗意和赏析:
《孤山诗二首》通过对孤山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美和宁静。诗人以峭拔的山势、盘根的树木、叠翠的山峰等形象细腻地描绘了孤山的景色,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山峰之巅,感受到了山水的雄奇和壮美。诗中的孤山犹如一座蓬岛,与风争斗,与云雾交融,给人以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景物描写,如金沙粲照、玛瑙红色等,突出了孤山景色的鲜明和瑰丽。同时,诗人也通过野蔓垂挂、疏钟回荡等细节描写,展示了孤山的古朴和幽静,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觉。

整首诗以山水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的赞美与追求。诗人不仅欣赏山水的壮丽景色,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他将乐游的人与静望的渔翁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于宁静、思考和内心深处的追求。诗人认为,这样的自然景色和宁静思考是无价之宝,能够使人超越尘世的喧嚣,感受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孤山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于宁静和思考的追求。诗词中融入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山水的壮丽与宁静。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宁静内省的追求,同时也让读者在喧嚣的都市生活中有所感悟,体味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内心的宁静。

  • 《北窗雨中作》

    郁蒸作不解,风雨来有信,岂惟窗户清,更喜草木润。简编既陈前,灯火亦可近。跂予望圣贤,倾河洗骄吝。扶衰幸未死,吾道其少进。安得平生欢,怀抱为君尽?

  • 《宫词》

    玉兰万朵牡丹开,先摘姚黄献御杯。翠幕重重围绕定,料应蜂蝶不曾来。

  • 《门有车马客行》

    门有车马客,问君何乡士。捷步往相讯,果得旧邻里。凄凄声中情,慊慊增下俚。语昔有故悲,论今无新喜。清晨相访慰,日暮不能已。欢戚竞寻叙,谈调何终止。辞端竟未究,忽唱分途始。前悲尚未弭,后戚方复起。嘶声盈我口,谈言在我耳。“手迹可传心,愿尔笃行李。”

  • 《题画》

    不写晴山写雨山,似呵明镜照烟鬟。人间万象模糊好,风马云车便往还。

  • 《寿圣观道士黄至明开小隐轩太守徐公为题曰快》

    金华牧羊儿,一粒粟中藏世界。使君从南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鸬鹚杯,一杯一杯复一杯,玉山自倒非人推。庐山秀出南斗傍,登高送远形神开。银河倒挂三石梁,砅崖转石万壑雷。吟诗作赋北窗里,安得青天化作一张纸。有长鲸白齿若雪山,我愿因之寄千里。

  • 《夜来同诸公泛舟湖中乐甚因更潭名作北湖乃作》

    北山万仞罗翠屏,下有湖水镜面平。山影静倒千丈碧,波光冷浸一天星。自有此湖知几岁,居人日日常经行。但知湖水鸭头绿,谁人向此含幽情。我来正值秋容媚,野旷天空风物清。烟横木末斜阳晚,云散溪头明月升。放舟直入波深处,水鸟窥人元不惊。天晴水暖鱼亦乐,时见泼刺波间鸣。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