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植知何代,枞枞万盖齐。
韵清琴易写,干直鸟难栖。
惨淡连云坞,鬅鬙荫石溪。
刳明虽小用,曾照路人迷。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古松》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手植知何代,枞枞万盖齐。
韵清琴易写,干直鸟难栖。
惨淡连云坞,鬅鬙荫石溪。
刳明虽小用,曾照路人迷。
诗意:
这棵古松是几代前人手植的,茂密的枝叶像万顶盖一样齐整。
它的音韵清澈,让琴声易于表达,但鸟儿却难以停歇在它干直的枝干上。
它孤寂地生长在严酷的云坞之中,为石溪提供浓密的荫蔽。
它虽然只是一棵小树,但曾经照亮了迷失的路人。
赏析:
这首诗以古松为题材,通过对古松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中的古松是人工手植的,象征着前人的智慧和努力。它的树姿茂密挺拔,形如万顶盖,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诗人通过对古松的描写,表达了对古人智慧和功绩的敬仰之情。
诗人将古松与音韵、琴声、鸟儿联系起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古松的特点。古松的音韵清澈,使琴声易于表达,但却很少有鸟儿栖息其中,这表现了古松的高洁和独立,以及对人们的吸引力。
诗中还描绘了古松的生长环境。它生长在幽深的云坞之中,给人一种荒凉、孤寂的感觉。然而,它为石溪提供了茂密的荫蔽,给人以一丝生机和清凉。这种对比使诗中的古松更加显得珍贵和有价值。
最后两句表达了古松的功用。虽然它只是一棵小树,但它照亮了迷路的行人,给人以指引和希望。这种微小而有益的作用,使古松更加可贵和可敬。
整首诗通过对古松的描绘,表达了对前人的敬仰和对生命力、坚韧性的赞美。古松作为一种象征,传递了作者对于智慧、高尚品质和助人的价值观念的思考和追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赋予其深层寓意,诗人呈现出生活与人性的哲理,引发读者对于人生和人类价值的思考。
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觉白云低。诗人用笔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抱关故悠悠,挂壁仍駸駸。况此十日病,酒止诗废吟。别来定安否,千万关我心。
可是诗边欠老干,藓床相对话灯残。秋城一夜江湖晚,风雨重阳菊自寒。
茅许禀灵气,一家同上宾。仙山空有庙,举世更无人。独往诚违俗,浮名亦累真。当年各自勉,云洞镇长春。
昨日雨,今朝晴。前月小,后月大。君欲问百年,百年如此过。孰为辱,孰为荣。何者福,何者祸。山中多白云,莫教脚一蹉。
终日在东厢,闲消百刻香。一枰分黑白,双砚列朱黄。荷气侵帘馥,桐阴覆井凉。前知今夕梦,孤榜上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