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平生兴,人琴毕竟空。
儒冠成晚岁,尺牍到诸公。
忽叹群无鹤,谁留目送鸿。
竹林家世事,清节见君同。
虞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初爲广德、吴兴二郡教官(本集卷三《再用韵述怀》注),歷绩溪令,知湖州、婺州(本集卷二《林子长见访……》注)。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爲太学博士,迁监察御史(本集卷六《轮对札子》题注、《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九之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爲国子监丞(《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二之九),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爲淮南东路转运副使(本集卷六《被召上殿札子》题注)。三年,转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兼知平江府。四年,改知庐州(《吴郡志》卷七、卷一一)。嘉泰元年(一二○一),除中书舍人(本集卷六《已见札子》题注)。二年,迁兵部侍郎(《宋会要辑稿》兵二六之一三)。生平崇敬唐白居易,家建尊白堂,有《尊白堂集》二十二卷(本集卷首陈贵谊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四卷。明嘉靖《宁国府志》卷八有传。 虞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故奚公学长挽诗》是宋代诗人虞俦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虞俦对故友奚公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诗词的中文译文:
诗酒平生兴,人琴毕竟空。
儒冠成晚岁,尺牍到诸公。
忽叹群无鹤,谁留目送鸿。
竹林家世事,清节见君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深沉的情感和典雅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友奚公的思念之情。诗人首先提到了他们曾经共同欢乐饮酒、吟诗作乐的时光,但如今这些欢乐已成过去,只余空虚。这种对光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时光脆弱性的深刻认识。
接着,诗人提到奚公已经年老,头戴儒冠,成为了学者。他的尺牍(指书信)已经送到了各位文人朋友手中,这里隐含着奚公对学问的推崇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诗中的“群无鹤”和“目送鸿”是对奚公的比喻。鹤和鸿都是高飞的鸟类,象征着追求卓越和超脱尘俗的精神。诗人感慨地说,现在的世间很少有像奚公这样的人,能够拥有高尚的品质和志向。这里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人们追求浮华的批判。
最后,诗人提到了竹林,这是一个象征清雅和高洁的意象。他认为奚公和自己一样,都秉持着清正的品性,以竹林为家,追求清高的境界。这种清节的品质使得诗人对奚公产生了深厚的共鸣和敬仰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故友奚公的怀念之情,同时通过对时光流逝、传统文化的反思,以及对清高品性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和价值观的思考。这首诗词以朴实的语言、深情的情感和精妙的意象,传递了一种对传统文化和高尚品质的珍视和追求。
西北有高楼。淡霭残烟渐渐收。几阵凉风生客袖,飕飕。心逐年华衮衮流。花卉满前头。老懒心情万事休。独倚栏干无一语,回眸。鼓角声中唤起愁。
日下芜城莽苍中,湿萤撩乱起衰丛。寒烟陈后长门闭,夜雨隋家旧苑空。星散欲陵前槛月,影低如试北窗风。羁人此夕方愁绪,心似寒灰首似蓬。
我佩绿绮琴,独上麻姑坛。七弦试拂拭,一天星斗寒。仙子为我来,降语五云端。世人知音少,君今休要弹。
园吏乘冬和,荷锄去宿莽。主人因其勤,筑土截荒壤。移枯复窊缺,划径就平广。东北倚高城,巇险不可上。爱彼林木深,便为丘壑想。更待春风归,日探花卉长。但愿多置酒,应得时一往。
知君非我载醪人,终日相随免污茵。赏尽高山见流水,唱残白雪值阳春。中分香积如来钵,对现毗耶长者身。谁拂定林幽处壁,与君图写继吾真。
每日河南府,依然似到家。杯尝七尹酒,树看十年花。[七尹酒味不同,备尝之矣。即府中新果园。]且健须欢喜,虽衰莫叹嗟。迎门无故吏,侍坐有新娃。暖阁谋宵宴,寒庭放晚衙。主人留宿定,一任夕阳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