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古渔父词十二首》

得即欢欣失却忧,死生轮转暗相仇。
那知垂钓非真钓,只在丝纶不在钩。

作者介绍

王铚,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汝阴(今安徽阜阳)人。尝从欧阳修学。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权枢密院编修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三五),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一一三四)书成,赐名《枢庭备检》。罢,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爲湖南安抚司参议官。着有《默记》一卷、《杂纂续》一卷、《侍儿小名录》一卷、《国老谈苑》二卷、《王公四六话》二卷、《雪溪集》八卷(今存五卷)等。《宋史翼》卷二七有传。 王铚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雪溪集》爲底本。校以原李盛铎藏清抄本(传录吴石仓校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初渭园藏清抄本(张桐生校本,简称初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两宋名贤小集·雪溪诗集》(简称小集本)。又据李盛铎本《雪溪诗补遗》及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作品评述

《古渔父词十二首》是宋代诗人王铚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得即欢欣失却忧,
死生轮转暗相仇。
那知垂钓非真钓,
只在丝纶不在钩。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古老的渔父的生活境遇。他在捕鱼时,当他有所收获时,他会感到快乐,而当他一无所获时,他会感到忧虑。这展示了生死轮回的无常和暗中相互对立的现象。诗人通过渔父的经历,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揭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变化的思考。通过渔父捕鱼的经历,诗人传达了人生的起伏和转变。在渔父得到了鱼的时候,他会感到快乐和满足;而当他一无所获时,他会感到忧虑和失落。这种反差表达了人生的喜怒哀乐,同时也点明了人生中的得失和变化。

诗中的"丝纶"和"钩"是渔父捕鱼所需要的工具,它们象征着人们在生活中所依赖的物质和手段。诗中的"丝纶"是真正捕鱼的关键,而"钩"则扮演次要的角色。这里,诗人通过对渔父捕鱼工具的描述,暗示了人生中真正重要的是内在的力量和智慧,而不是外在的物质和手段。

整首诗词给人以深思,引导读者思考生命中的得失和变化。它通过简洁而富有象征性的表达,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人生哲理。这首诗词以其深刻的意境和抽象的思考,使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得到一些对人生的启示。

  • 《汀州》

    元丰陈汀州,见谓黄太史。年登境无蝗,政恐不相似。

  • 《松源山》

    征途未尽弋阳西,且过松源九节溪。烟雨蒙蒙山色好,鹧鸪更与尽情啼。

  • 《句》

    若是道人头不白,老人当日合乌头。

  • 《送丁廓秀才归汝阴二首》

    好去翩然丁令威,昔人且在不应非。淮云岂与辽天阔,想复留情故一归。

  • 《百舌》

    百舌来何处,重重只报春。知音兼众语,整翮岂多身。花密藏难见,枝高听转新。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

  • 《颜北城有约看梅徘徊花下》

    千林共摇落,老树独蜿蜒。玉立无人处,黄昏欲雪天。临风情脉脉,倚竹静娟娟。身世寒香裹,相看意已仙。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