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佛相承寿脉深,只图入水见长人。
截流机有青波路,天下滔滔谁问津。
释绍昙(?~一二九七),字希叟。理宗淳祐九年(一二四九),住庆元府佛陇□□禅寺。景定元年(一二六○),住平江府法华禅寺。五年,住庆元府雪窦资圣禅寺。度宗咸淳五年(一二六九),住庆元府瑞巖山开善禅寺。元成宗元贞三年卒。有《希叟绍昙禅师语录》一卷、《希叟绍昙禅师广录》七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居径《拜呈日本国栗棘庵诸位尊属禅师》。 释绍昙诗,以辑自《语录》《广录》者及其中单编之偈颂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古源》是宋代释绍昙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景物描写和哲思抒发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追求和社会现象的思考。
译文:
七佛相承寿脉深,
只图入水见长人。
截流机有青波路,
天下滔滔谁问津。
诗意:
这首诗词以一种隐喻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诗中的"七佛相承寿脉深"揭示了佛教信仰中的普渡众生的慈悲理念,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追求使得生命得以延续和发展。"只图入水见长人"则强调了作者希望通过不断努力和奋斗,得以在社会中获得成功和被人们所认可的愿望。
"截流机有青波路,天下滔滔谁问津"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截流机有青波路"揭示了社会中存在的一种竞争、阻碍和选择的现象,而"天下滔滔谁问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众多人们追逐权势、名利的行为的疑问。诗中的"青波路"和"津"都隐喻了社会中各种纷杂的选择和机会,而作者则以审视的目光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思考和质疑。
赏析:
《古源》这首诗词通过景物的描写和哲思的抒发,展示了作者的思考和观察。通过隐喻和形象的表达,诗词传达了作者对社会现象和人生追求的深入思考和质疑。整首诗词意境清新,语言简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引发读者对于人生价值和社会现象的深入思索。
东风冷落旧梅台。犹喜山花拂面开。绀色梁衣春意静,水沈熏骨晚风来。柔条不学丁香结,矮树仍参茉莉栽。安得方盆载幽植,道人随处作香材。
读书无见处,与不读书同。勿谓儿年小,能知孝与忠。
向人开口便言閒,每一题诗便说山。请俸坐曹食梁肉,又闻满考转官班。
乌顶雪眉,云踪鹤态。貌出正偏,见非向背。芙蓉月照兮太白峰高,丹凤翔空兮琼林玉碎。觌面分明,两彩一赛。
学梳松鬓试新裙,消息佳期在此春。为要好多心转惑,遍将宜称问傍人。
平生食肉吾无相,雨甲烟苗足慰贫。几日山行更无此,况堪拈米恶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