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洲萧索秋江渚,西风江岸残红舞。
津亭永夜守青灯,客睡朦胧听江雨。
青罇晓酌遣怀抱,但恨郁郁将谁语。
敲门忽得故人书,洗手开缄见眉宇。
蜂儿肥腻愈风痹,木瓜甘酸轻病股。
铦锋皓管见还愧,老去笔砚生尘土。
北归飘泊亦何事,篙工已束横江橹。
天寒应客太昊墟,当遣何人具鸡黍。
张耒(一○五四~一一一四),字文潜,人称宛丘先生,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生长于楚州淮阴(今江苏淮阴西南)。爲诗文服膺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临淮主簿。元丰元年(一○七八),爲寿安尉。七年,迁咸平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太学录召试馆职,歷秘书丞、着作郎、史馆检讨。元祐末,擢起居舍人。哲宗亲政,以直龙图阁学士出知润州,未几,改宣州。绍圣三年(一○九六),管勾明道宫。四年,坐党籍落职,谪监黄州酒税。元符二年(一○九九),改监復州酒税。徽宗即位,起通判黄州,迁知兖州,召爲太常少卿,出知颍州、汝州。崇宁元年(一一○二),因党论復起,贬房州别驾,黄州安置。五年,归淮阴。大观二年(一一○八)居陈州,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有《柯山集》五十卷(另有拾遗十二卷、续拾遗一卷),《张右史文集》六十卷,《宛丘先生文集》七十六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张耒诗,前二十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柯山集》爲底本;第二十六卷至三十一卷以清光绪广东广雅书局重印武英殿聚珍版《柯山集》附录“拾遗”(陆心源辑)、“续拾遗”爲底本。参校明小草斋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草斋本,藏北京图书馆)、清康熙吕无隠钞本《宛丘先生文集》(简称吕本,藏北京图书馆)、《四部丛刊》影印旧钞本《张右史文集》(简称丛刊本)、民国十八年(一九二九)田毓璠校勘重印粤本《柯山集》(简称田本)等。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二、三十三卷。
《瓜洲谢李德载寄蜂儿木瓜笔》是宋代张耒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瓜洲萧索秋江渚,
西风江岸残红舞。
津亭永夜守青灯,
客睡朦胧听江雨。
青罇晓酌遣怀抱,
但恨郁郁将谁语。
敲门忽得故人书,
洗手开缄见眉宇。
蜂儿肥腻愈风痹,
木瓜甘酸轻病股。
铦锋皓管见还愧,
老去笔砚生尘土。
北归飘泊亦何事,
篙工已束横江橹。
天寒应客太昊墟,
当遣何人具鸡黍。
这首诗描绘了瓜洲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思绪。瓜洲是位于长江中的一个岛屿,秋天的瓜洲显得萧索,江岸上的残红随着西风飘舞。诗人坐在津亭里守夜,青灯下客人昏昏欲睡,倾听着江雨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清晨,诗人举起青瓷酒杯,畅饮着,以舒缓内心的情感,却不禁感到郁闷,不知向谁倾诉心中的苦闷。就在这时,有人敲门,送来了一封故人的书信,诗人洗净双手,打开封印,见到了故人的眉宇。
诗中描绘了一只肥腻的蜂儿和一个酸甜可口的木瓜,暗喻诗人自己。蜂儿受风寒影响,病得更加严重,而木瓜则不太健康。这象征着诗人年事已高,身体渐感衰弱,笔砚生尘土,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锋芒毕露。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和归乡之愿。无论是北归还是漂泊,已经不再重要,篙工们已经束起了横江的篙,不再需要诗人的劳作。天寒时,应该是去拜访太昊墟(太昊是古代传说中的神灵),这时候应该派遣谁去准备供奉的鸡肉和黍米。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迷茫,并以自然物象征出诗人自身的境遇和心境。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衰老的感慨,以及对归乡和家乡的怀念之情。
璧简荐宝室,襟裾馥旃檀。眷言石交旧,可惮脚力酸。层岩一剑裂,阴壑千古寒。数椽棲泬寥,小楼面赞元。风穴激虎啸,石洞掀龙蟠。是日朔吹惨,兵团空雪花漫。开尊聊暖热。毛苡劝加餐。心事喜我同,晤言蔼清欢。欲去有余恋,小驻搜奇观。评画过神品,誓死鬼犹故坛。君家丛城,甲
积雾琐空岩,寒飚振疏木。游子勿言归,山程太幽独。
月没辽城暗出师,双龙金角晓天悲。黄尘满目随风散,不认将军燕尾旗。
恶声恶色横相干,觌面须臾万箭攒;有客痴聋都不动,方知我被见闻漫。
绕径寒云拂步生,巑岏青嶂压孤城。东连华岳三峰小,北拥萧关大漠平。山外烟霞闲隐见,世间尘土自虚盈。劳人至此深惆怅,樵唱悠悠何处声。
柳风微扇闲池阁,深林翠阴人静。渐理琴丝,谁调金奏,凄咽流空清韵。虹明雨润。正乍集庭柯,凭阑新听。午梦惊回,有人娇困酒初醒。西轩晚凉又嫩。向枝头占得,银露行顷。蜕翦花轻,羽翻纸薄,老去易惊秋信。残声送暝。恨秦树斜阳,暗催光景。淡月疏桐,半窗留鬓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