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有鸟名慈乌,群儿哑哑争相呼。
羽毛甫集思反哺,为报父母恩劳劬。
民彝天理久沦斁,闻此肝胆为昭苏。
禽虫微物岂知义,乌性至孝由中孚。
枭獍雏成躯为裂,伯劳雏长肉已刳。
天地生物无不仁,何至善恶相悬殊。
禽中孝子尔乌是,世上逆子彼二雏。
父母爱子恩罔极,子心能似父母无。
人生谁实空桑出,为感物类长嗟吁。
嗟吁不足日云暮,老乌抱雏宿夜树。
何梦桂(一二二九~?)(生年据本集卷一○《王石涧临清诗稿跋》),字严叟,幼名应祈,字申甫,别号潜斋,严州淳安(今属浙江)人。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进士。授台州军事判官,改太学录,迁博士,通判吉州。召爲太常博士,累迁大理寺卿,知时事不可爲,引疾去。入元累徵不起。有《潜斋集》十一卷。事见本集附录《何先生家传》、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 何梦桂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顺治十六年何令范重修本(简称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观慈乌反哺》是宋代诗人何梦桂的作品。这首诗以慈乌为主题,表达了乌鸦孝顺的品质,同时反映了人与自然界中其他动物的关系。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慈乌群儿争相呼,羽毛初集思反哺。乌鸦这个鸟儿叫作慈乌,一群群的它们哑哑地争相呼叫。它们初生的羽毛刚刚长齐,就开始思念着回报父母的恩情。
民众对天理的遵循早已沦丧,但一听到慈乌的行为,心肝胆膽为之震憾。禽鸟和虫虫微小的生物怎能理解孝义的意义呢?慈乌的孝性来源于中孚之德。
猛禽的雏鸟长大后互相残杀,伯劳的幼雏长大时已经啄食掉了彼此的肉。天地间的生物难道不都应该怀有仁慈之心,为什么善恶的界限如此悬殊?
在众多禽鸟中,慈乌是孝子的代表,而世间的逆子则如同那两只幼雏。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尽的,而子女的心却无法像父母一样无私。
人生谁能真正空无一物而出生,而为了感受物种之间的亲缘,常常感叹而叹息。叹息之情无法填满白昼的时间,老乌便抱着幼雏在夜晚的树上栖息。
这首诗以慈乌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对乌鸦孝顺行为的赞美,并通过对比揭示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慈乌的孝心使人们深感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社会中逆子的存在。作者通过描写动物的行为,表达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伦理的关注。
烟雨峰峦无古今,断崖迷径静愔愔。隔溪樵子遥相语,昨夜克流尔许深。
挟策考休微,巫甘迈何追。君亦布灵草,乃复探其微。载观河洛书,今也休明时。天高凤鸟翔,击拊遨以嬉。
祖祢勤王国史褒,傅家自有吕虔刀。雄豪结客欺燕侠,憀憛悲秋笑楚骚。奕世动名金鉞贵,出群风格玉山高。诗中敏手兼无敌,射落霜鵰钓得鼇。
青鸾庭馆翠重重,雉扇娉娉雍万红。把似牡丹酣富贵,洛阳今是几秋风。
公馆静寥寥,园亭景物饶。溪光明短彴,树影荫危谯。山鸟忽双下,池鱼时一跳。主人王事简,文酒日逍遥。
临蒸且莫叹炎方,为报秋来雁几行。林邑东回山似戟,牂牁南下水如汤。蒹葭淅沥含秋雾,橘柚玲珑透夕阳。非是白蘋洲畔客,还将远意问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