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日商量雪不成,竹边寒得瘦棱层。
秋崖老子缩如蝟,捻断吟髭寸寸冰。
方岳(一一九九~一二六二),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歷南康军、滁州教授,淮东安抚司干官,进礼、兵部架阁,添差淮东制司干官。因代淮帅赵葵书稿责史嵩之,史嗾言者论罢,闲居四年。范钟爲左丞相,除太学博士兼景献府教授。淳祐六年(一二四六)迁宗学博士,以宗正丞权三部郎官。出知南康军,移知邵武军,宝祐三年(一二五五)改知饶州、宁国府,未上而罢,闲居七年。程元凤当国,起知袁州。丁大全当国,以忤命劾罢。贾似道当国,起知抚州,辞不赴。景定三年卒,年六十四。明嘉靖中裔孙方谦刊有《秋崖先生小稿》文四十五卷、诗三十四卷,清四库馆臣据当时另一影宋抄本《秋崖新稿》合编爲《秋崖集》四十卷。《秋崖集》较明刊本多出诗八十余首,但明刊本中亦有诗十余首爲《秋崖集》所无。事见《秋崖先生小稿》卷首元洪焱祖《秋崖先生传》。 方岳诗,以明嘉靖五年祁门方氏刻《秋崖先生小稿》(藏上海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秋崖集》(简称四库本)、清翁同书批校并跋抄本(简称翁本,藏北京图书馆)。《秋崖集》中多出的诗,编爲第三十五卷,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三十六卷。
《观梅》是宋代诗人方岳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风日商量雪不成,
竹边寒得瘦棱层。
秋崖老子缩如蝟,
捻断吟髭寸寸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冬日观梅的景象。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他内心的情感和意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和哲理。以下是对每个句子的解析:
第一句“风日商量雪不成”,表达了寒冷的天气和风雪的预兆。商量是一种犹豫、踌躇的意味,诗人通过这句话暗示了一种期待的情绪。
第二句“竹边寒得瘦棱层”,通过描写寒冷的竹边景物,展现了冬天的严寒和竹子的萧瑟凋零。瘦棱层形容竹子因严寒而显得苍劲瘦弱。
第三句“秋崖老子缩如蝟”,用秋崖老子的形象来描绘严寒冬天中的人物,蝟是刺猬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因为严寒而缩成一团的样子,同时也暗示了人们在寒冷的环境中保持自我保护的本能。
最后一句“捻断吟髭寸寸冰”,通过描写吟唱者的胡须被严寒凝结成冰,表达了严寒的寒冷和诗人在冬天中的吟咏之苦。这句话也将寒冷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深沉的境界。
整首诗词通过寒冷的自然景物描写,表达了冬天的凄凉和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人物形象和比喻,增加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意境深度。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寒冷而深沉的冬日景象,给读者带来一种思考和感悟的空间。
东园连宅起,胜事与心期。幽洞自生药,新篁迸入池。密林行不尽,芳草坐难移。石翠疑无质,莺歌似有词。莎台高出树,藓壁净题诗。我独多来赏,九衢人不知。
明明维后,诒厥孙谋。系隆我汉,陈锡哉周。以孝以养,世德作求。介以繁祉,万邦咸休。
圯上编书未出奇,有来相问重相规。桑蓬自笑平生志,泡露谁能万世基。閒去带鉏编露术,醉来呼酒赋江蓠。青门待得瓜成熟,不似西山老伯夷。
竹户深扃满迳苔,芙蓉落尽晓地开。数番雨势随风去,一片秋光入座来。已老林蝉余韵断,将归檐燕强飞回。沙鸥时下知人意,近岸相亲眼不猜。
此诗此字有谁知,画省郎官自倔奇。罪大从来身万里,政成今有麦三岐。
牢落吾何恨,先贤未免穷。宁为田舍子,不作国师公。萤影穿窗隙,蛩声出壁中。残书殊有味,读到角吹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