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倒傍门羞骑马,倦游老欲寄昆山。
留将造请嗫嚅口,慷慨狂歌泉石间。
刘过(一一五四~一二○六),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多次应举不第,终生未仕。刘过是抗金志士,曾上书朝廷提出恢復中原方略,未被采纳。漂泊江淮间,与主张抗战的诗人陆游、陈亮、辛弃疾等多有唱和。晚年定居崑山。宁宗开禧二年卒,年五十三(明陈谔《题刘龙洲易莲峰二公墓》)。有《龙洲道人集》十五卷。事见元殷奎《復刘改之先生墓事状》、杨维桢《宋龙洲先生刘公墓表》、明万历《崑山志》卷三。 刘过诗,以原八千卷楼藏明嘉靖刊《龙洲道人诗集》(十卷)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龙洲集》(简称四库本)、《江湖小集》(简称江湖集),汲古阁影宋抄本《宋群贤六十家小集·龙洲道人集》(简称六十家集)文字与《江湖小集》基本相似,酌予出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官舍阻雨十日涌出闷成五绝呈徐判部》是宋代刘过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身处官舍阻雨十日的郁闷心情,表达了他潦倒傍门、倦游欲寄昆山的愿望,同时也展现了他留将造请时口吃嗫嚅的情景以及在泉石间慷慨狂歌的豪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官舍被连绵不断的雨水阻隔了十天,
心情郁闷得像个困兽,
我羞于骑马出门,
只想倦游欲寄思绪给昆山。
当我留下话想要请你来造访时,
却只能嗫嚅着说不出口。
但当我身处泉石之间,
慷慨地高歌着,
我的内心涌动着豪情。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在官舍阻雨的困扰下,内心的郁闷和痛苦。他感到无法自由地外出,骑马的羞愧感使他潦倒傍门,渴望能够摆脱束缚,去昆山倦游,寄托自己的思绪。然而,当他尝试邀请朋友来访时,却因为口吃而嗫嚅不清。尽管如此,当他置身于泉石之间,他的内心却充满了慷慨和豪情,他能够尽情地高歌,释放自己内心的激情。
这首诗词通过对作者内心体验的描写,展现了他在困境中的苦闷和渴望自由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他在自然景观中找到自我解放的豪情。这种对自由和豪情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子的精神追求和情感表达。
澶渊不作渡河梁,由是中原府库疮。白首丹心一元老,归来高枕梦河隍。
南阳本佳处,偶得作守臣。地与汝填近,古来风化纯。当官一无术,易易复循循。长使下情达,穷民奚不伸。此外更何事,优游款嘉宾。时得一笑会,恨无千日醇。客有多闻者,密法为我陈。自言此灵物,尽心妙始臻。非徒水泉洁,大要麹檗均。暄凉体四时,日月周数旬。其气芳以烈,厥味
夏日山居好,吟来亦自豪。焚香诵周易,痛饮读离骚。莫讳无三甲,吾今已二毛。芜编三日卷,空费一生劳。
吴中风物最娇饶,百里春风酒旆摇。往往贵人留骑从,少年丛里贳金貂。
公堂宴处万灯明,灶鼓冬冬脆管清。莫厌青裙分作队,那无艳粉笑倾城。甘心挝鼓投荒裔,敢望传柑近上京。咫尺宾朋若胡越,语音嘈杂隐雷声。
竹杖点湘斑,长随掌握间。老来方得力,伴我一生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