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惊节换,常抱异乡愁。
今听当名遂,方欢上国游。
吟才依树午,风已报庭秋。
并觉声声好,怀恩忽泪流。
顾非熊,况之子,性滑稽,好凌轹,困举场三十年。穆宗长庆中,登进士第,累佐使府。大中间,为盱眙尉。慕父风,弃官隐茅山。诗一卷。
诗词:《关试后嘉会里闻蝉感怀呈主司》
朝代:唐代
作者:顾非熊
昔闻惊节换,
常抱异乡愁。
今听当名遂,
方欢上国游。
吟才依树午,
风已报庭秋。
并觉声声好,
怀恩忽泪流。
中文译文:
昔日听闻惊人的节日交替,
常常怀抱着异乡的忧愁。
如今听到了当仁不让之名声,
方才欢喜地踏上国家巡游。
吟诵才华依然如树午时,
秋风已经传来了庭院的凉意。
同时觉得这蝉鸣声十分悦耳,
怀念的情感突然间涌上心头,泪水不禁流淌。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面对异乡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怀念之情。第一句“昔闻惊节换,常抱异乡愁”,表达了作者经历了许多异乡的辛苦和离愁,常常思念着故乡。第二句“今听当名遂,方欢上国游”,则表达了作者如今听到了国家的名声,有机会踏上国家的巡游之旅,感到欢喜和满足。
接下来的两句“吟才依树午,风已报庭秋”,通过描写吟诵才华依然如树午时的景象,以及风传来的凉意,表现了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更迭。最后两句“并觉声声好,怀恩忽泪流”,则表达了作者听到蝉鸣声时的愉悦和突然涌上心头的怀念之情,激起了泪水。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国家荣誉的喜悦之情,通过描写季节变迁和蝉鸣声的感受,使读者对作者的情感有了更为深刻的体验。这首诗词既表达了个人情感,也融入了对社会和国家的关注,展示了唐代士人的情怀和境遇。
漫道高眠昼掩关,南冈北岭几曾閒。隰桑已作虾蟆眼,山笋蛙窥虎豹斑。一味懒堪医传僻,五穷技不害诗孱。着身何幸山岩裹,多阅人间百险艰。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寿阳南渡口,敛笏见诸侯。五两楚云暮,千家淮水秋。开帘对芳草,送客上春洲。请问山中桂,王孙几度游。
叶尽木无声,天高夜自明。映窗灯半灭,掠野雁孤征。瓦裂人间事,云浮身後名。惟应托长鑱,寂寞送浮生。
莫吹角,吹得梅花片片落。朝吹暮吹吹不了,盘古不知坐成老。童男童女求蓬山,何如此器束之高阁间。金盘擎露仙人掌,何如敕断此声勿用响。不知今日复明日,两鬓常常黑如漆。莫吹角,天寒岁晚情更恶。
湖接两头,苏联三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