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风萧瑟雨初晴,凉入书堂夜气清。
耿耿兰膏照千古,迟迟莲漏转三更。
力於兴废应难助,气为忠邪几不平。
掩卷长嗟方就枕,窗前咿喔又鸡鸣。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爲诗文”。以游幕和教馆爲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余。晚年曾自编其诗爲《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譌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余首。
《观史》是宋代黄庚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读书人在夜晚观史书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梧风萧瑟雨初晴,
凉入书堂夜气清。
耿耿兰膏照千古,
迟迟莲漏转三更。
力於兴废应难助,
气为忠邪几不平。
掩卷长嗟方就枕,
窗前咿喔又鸡鸣。
这首诗的诗意深邃,通过自然景物和情感的交融,展示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先,诗中描绘了梧桐树下的风声和雨后初晴的清新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凉爽的氛围。作者将这样的景象与书堂夜晚的气氛相结合,表达了读书人专注于观察历史的决心和心境。
接着,诗中提到了"耿耿兰膏照千古","迟迟莲漏转三更",运用了比喻手法。兰膏是古代贵重的香料,象征着千古留香的意味,而莲漏则代表时间的流逝。这两句表达了读书人对历史的深思和对时间的感慨,历史的光辉与时光的无情在作者心中交织。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力於兴废应难助,气为忠邪几不平",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无力感和对世事的无奈。这两句意味深长,借助了力与气的比喻,传达了作者对权力和忠诚的反思。无论是力量还是气势,都很难在兴废之间保持平衡,忠诚和邪恶之间也很难取得平衡。作者在这种无奈中感叹人生之短暂和无常。
最后两句"掩卷长嗟方就枕,窗前咿喔又鸡鸣",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读书人的孤独和沉思。掩卷长嗟,意味着作者长时间地抱着书籍苦思冥想,而窗前鸡鸣的声音则是黎明的到来。这两句诗给人一种悲壮的氛围,表达了读书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触动。
总的来说,《观史》这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隐喻手法展示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思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中表达了读书人专注于观察历史的决心和心境。而诗中运用的比喻手法,传达了作者对历史光辉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权力和忠诚之间难以平衡的无奈。最后,诗以读书人的孤独和思考作为结束征。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呈现了读书人夜晚观史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隐喻,抒发了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孤形侣云汉,凉思满山楼。高树自吟籁,清樽聊赏幽。检书初志动,抚剑壮心留。蟋蟀不知事,喧声何不休。
忆昨桃包返故乡,意君束带侍明光。一书似坐穷为崇,百计无如去最长。蚁穴梦残何足记,蟆陵愿在莫须偿。即今台阁多收召,定有名公雪孝章。
甘风远集闻朝嘒,怨月深栖有夜鸣。凉牖疏明稀老翠,雨畦幽独立新清。
年来复有事堪嗟,载笔商丘鬢欲华。酒好未陪红杏宴,诗狂多意刺桐花。
子寿右史、黄子由匠监、沈应先大著过桂隐即席作清明初过后,正空翠、霭晴鲜。念水际楼台,城隅花柳,春意无边。清时自多暇日,看连镳、飞盖拥群贤。朱邸横经满坐,紫微渊思如泉。高情那更属云天。语笑杂歌弦。向啼鴂声中,落红影里,忍负芳年。浮生转头是梦,恐他时、高会却难
绍兴士人,高宗绍兴末曾题诗鸣山祠。事见《贵溪县志》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