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匡庐来,籍籍倾众耳。
规摹小轩中,坐稳得坎止。
慈云为谁出,法席应众启。
招提隐山腹,深净端可喜。
夜禅余机锋,文字入游戏。
会有化人来,伽陀开短纸。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关悟老住明教禅院》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道人匡庐来,
籍籍倾众耳。
规摹小轩中,
坐稳得坎止。
慈云为谁出,
法席应众启。
招提隐山腹,
深净端可喜。
夜禅余机锋,
文字入游戏。
会有化人来,
伽陀开短纸。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道士来到明教禅院的情景。他在小轩中沉稳地坐下,吸引了众人的注意。慈云从何处降临?法席应该为众人打开。道士招引着隐居在山腹中的修行者,他们的虔诚使禅院变得纯净而美好。在夜晚的禅修中,文字成为了一种游戏。无论怎么修行,最终都会有人达到解脱的境地,如同佛教中所说的伽陀,这种境地简洁地写在短纸上。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禅院中的场景,展现了辛弃疾对禅宗修行的理解和思考。诗中的道人匡庐来,显示了他是一个有远见和权威的修行者,坐稳得坎止,表现出他在禅修中的稳定和专注。慈云和法席的出现,象征着禅修中的神秘力量和启迪。招提隐山腹,描述了修行者隐居在深山中的情景,山腹的深净使人愉悦。夜禅中的文字游戏,展示了修行者对于思维和文字的探索。最后,诗中提到会有化人来,伽陀开短纸,表达了修行的目标是达到解脱和超越尘世的境地。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禅修的境界和意义,展现了辛弃疾对于禅修的推崇和向往。
石窌恩荣重,金吾车骑盛。将朝每赠言,入室还相敬。叠鼓秋城动,悬旌寒日映。不言长不归,环佩犹将听。
纤钩时得小溪鱼,饱卧花阴兴有余。自是鼠嫌贫不到,莫惭尸素在吾庐。
圣朝文物古难过,何事寒门宠遇多。父向石渠新拜职,子从金殿又登科。须教枚马暂踪迹,堪笑巢由隐薜萝。报国报君何所有,一心待欲枕长戈。
上林寒早,仙仗转郊圻。笳鼓入云悲。逶迤辇路过西池。楼阁锁参差。都人瞻望意如疑。犹想翠华归。玉京传信杳无期。空掩赭黄衣。
长怀禁御宴嬉年,帐殿深沉望碧莲。秦地河流疑象汉,上林宫缭欲扪天。恩盃兰末流霞溢,跸道梧阴綷羽鲜。紫陌暮归人籍籍,汗帷挥雨杏粘鞯。
贤哉段忠烈,振迹自邠宁。动必怀刚毅,何尝废典刑。英规方贯古,乐石谅难铭。密议初如用,艰危岂易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