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蛙恰恰地底鸣,池泉深澈池草青。
秧田正枯须水活,龙骨车翻蛙不惊。
在池固合忧涸鲋,鼓吹未妨明月步。
可怜强聒将何为,到底官私不关汝。
岳珂(一一八二~?),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飞孙,霖子。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爲朝官,歷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十二年,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爲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爲湖广总领。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四年,復起爲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卒年六十余。珂好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爲楮三年而成之意。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又有《宝真斋法书贊》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事迹散见本人有关着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珂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爲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爲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贊》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合编爲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观物四首·蛙》是宋代岳珂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蛙在池塘中鸣叫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抒发了作者对人事纷扰的淡泊态度。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蛙声恰恰地底鸣,池泉深澈池草青。
秧田正枯须水活,龙骨车翻蛙不惊。
在池固合忧涸鲋,鼓吹未妨明月步。
可怜强聒将何为,到底官私不关汝。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蛙声鸣叫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受,同时也蕴含了深意。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蛙声作为切入点,将自然景物与人事纷扰相对照,表达了作者对于纷繁世事的淡然态度。在第一句中,蛙声恰恰地从地底传来,给人以生动的感觉。第二句中,描绘了池塘的清澈和绿草的茂盛,构成了一个宁静美丽的景象。第三句中,秧田即将干枯,只有水源的活跃才能解救这一切。而蛙声的存在却不会被这些变化所惊扰,仿佛龙骨车翻滚也无法让它停止鸣叫。这种对于自然界的安详与宁静,与人事纷扰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两句,作者通过对蛙声的再一次描述以及对聒噪之人的可怜之情,突显了自然界的安宁与人间的纷扰之间的反差。蛙声虽然嘹亮,却并不妨碍明月的出现和人们的行走。相比之下,那些喧嚣的人却无法摆脱自身的纷扰,不得安宁。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些强行插入的人事纷扰的不屑和漠视,官私之事与蛙声无关,也无法打扰到它。
整首诗以蛙声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事纷扰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宁静自然与纷繁世事的态度。蛙声的持续与安详,与人间的纷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呼应了作者淡泊名利的心境,表达了对于世俗纷扰的深深忧虑。整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表达方式,传达出了作者对于宁静与淡泊的向往与追求。
饥蚕未得食,宛转不自持。食蚕声如雨,但食无复知。老蚕不复食,矫首有所思。君画三蚕意,还知使者谁。蜻蜓飞翾翾,向空无所著。忽然逢飞蚊,验尔饥火作。一饱困竹稍,凝然反冥寞。若无饥渴患,何贵一箪乐。
日净岚光上,山藏野意添。海潮来隐几,越岫巧当帘。绝俗宜招隐,论诗未属厌。居虽朝市近,事事见安恬。
泮水题名记,灵光独此翁。褎衣雋曼倩,折角郭林宗。湖海襟期别,风涛患难同。斯人宁复得,些罢涕无从。
火云影裡一叶落,玉鉴光中便见秋。一任秋来又秋去,大江依旧向东流。无变易,有来由。塞鸿何处,白鹭沧洲。数声渔笛烟村晚,狼籍断霞闲钓舟。
如椽老笔健文章,枉对槐间雁鹜行。只共低头了官事,忽惊举手劝离觞。百年可落尘埃梦,一瓣曾薰知见香。珍重平生安东法,穷通何地不徜徉。
大雪满长安,春来特地寒。新年头佛法,一点不相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