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观音岩》

一性圆时万境通,三生绮念堕真空。
如今举眼无非佛,身在光明法界中。

作品评述

《观音岩》是宋代诗人陈岩的作品。诗意深远,表达了观音菩萨的普遍存在和超越世俗的境界。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观音岩

一性圆时万境通,
在宇宙的广袤中,当万物回归自然的本性时,
万物间的界限消融,相互联系和共通。

三生绮念堕真空。
人们生命中的种种欲望和幻想,
都是虚妄的,它们使我们迷失于虚空之中。

如今举眼无非佛,
此刻,抬头仰望,无处不是观音菩萨的身影,
佛性普照、无所不在。

身在光明法界中。
我们身处在充满光明和智慧的佛法世界之中,
这个世界充满了慈悲和智慧的力量。

诗词以观音岩为象征,通过描绘观音菩萨的形象,抒发了作者对佛法境界的思考和领悟。第一句表达了宇宙的一体性和万物间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联和共通性。第二句通过“三生绮念堕真空”表达了人们对于世俗欲望和幻想的追求是虚无的,只有超越欲望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第三句以“如今举眼无非佛”形容观音菩萨的无所不在,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菩萨的存在。最后一句“身在光明法界中”揭示了我们身处于充满智慧和慈悲的佛法世界中,这是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

整首诗以简洁、深邃的语言,通过对观音菩萨形象的描绘,展示了佛法的普遍性和超越性。它鼓励人们超越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以及与世界的和谐共通。这首诗词提醒人们要超越个人的狭隘,去体悟宇宙的整体性,感受佛法的力量,并在光明法界中寻求智慧和慈悲的指引。

  • 《程玉樵方伯德润钱予于兰州藩廨之若已有园 》

    我无长策靖蛮氛,愧说楼船练水军。闻道狼贪今渐戢,须防蚕食念犹纷。白头合对天山雪,赤手谁摩岭海云?多谢新诗赠珠玉,难禁伤别杜司勋。

  • 《祀先蚕六首》

    神之来矣,灵风肃然。云胡不留,旭旐有翩。乃举旧典,几以告虔。降福我邦,于万斯年。

  • 《夏日游德山乾明寺追和宋丞相周公必大之什》

    寺门高敞接层山,殿角低垂瞰碧湾。凉意自生只树底,尘心先堕翠微间。风摇朱实僧前落,路绕苍崖鸟外攀。云榻放参仍假卧,暮天凉月未能还。

  • 《后唐军士谣》

    除去菩萨,扶立生铁。

  • 《代书寄赵宏》

    忆承昨岁致书召,遂入江城同一笑。羸奴小马君所借,出犯朝寒鞅频掉。从来万事固已拙,况乃病敦颜不少。去随众后已自枉,更苦世情非可料。一心耿耿浪诚直,百口幡幡竞诃诮。独君踊跃于我顾,譬于真玉火空烧。别来未几岁云换,杨柳得春还窈窕。东溪最好水已渌,桃李万株红白照。

  • 《书怀》

    处世功名莫躁为,识时机变在防危。吉凶有数曾参易,胜负无心不着棋。事向直中多骨突,人于财上重交知。后车能悟前车覆,箴警何须座右碑。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