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广爱寺》

都人布金地,绀宇岿然存。
山气蒸经阁,锺声山国门。
老杉春自绿,古壁雨先昏。
应有幽人屐,来留石藓痕。

作者介绍

欧阳修(一○○七~一○七二),字永叔,号醉翁,晚又号六一居士,卢陵(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天圣八年(一○三○)进士,初仕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元年(一○三四),召试学士院,充馆阁校勘。三年,因范仲淹事切责谏官高若讷,降爲峡州夷陵令。四年,移干德令。宝元二年(一○三九),迁武成军判官。康定元年(一○四○),復馆阁校勘。庆历三年(一○四三),知谏院,擢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四年,爲河北都转运使。五年,庆历新政失败,因力爲新政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至和元年(一○五四),权知开封府。五年,拜枢密副使。六年,进参知政事。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罢爲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徙知青州,因反对青苗法,再徙蔡州。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五年,病逝颍州汝阴,年六十六。謚文忠。有《欧阳文忠公集》。又撰有《新唐书》、《新五代史》等。《宋史》卷三一九有传。宋胡柯编有《庐陵欧阳文忠公年谱》。 欧阳修诗,以《四部丛刊》影元本《欧阳文忠公集》(一百五十三卷、附录五卷)爲底本。参校宋庆元二年周必大刻本(卷三至卷六缺,简称周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本(存《居士集》五十卷,有校,简称宋刻、宋刻校,藏北京图书馆)及明正统刻《居士集》(有元曾鲁考异,简称曾本、曾本校)。底本繫年原注目录下,今移至正文题下。底本孙谦益等所作校记,除删去少数异体字校外,皆予保留;卷末所附考证及续添校记,亦以续校名义补入正文。另辑得集外诗句,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广爱寺》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广爱寺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寺庙的喜爱和对幽静、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都人布金地,绀宇岿然存。
山气蒸经阁,锺声山国门。
老杉春自绿,古壁雨先昏。
应有幽人屐,来留石藓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广爱寺为背景,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色和气氛,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幽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寺庙的喜爱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都人布金地,绀宇岿然存”,描绘了寺庙的金碧辉煌和宏伟壮丽的建筑。接着,诗中描述了“山气蒸经阁,锺声山国门”,表现了寺庙周围山峦环绕、云雾缭绕的景象,以及钟声回荡在山间,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色。诗中写道“老杉春自绿,古壁雨先昏”,表现了寺庙内古老的松树在春天变得翠绿,古壁上的雨水先行昏暗了墙面。最后两句“应有幽人屐,来留石藓痕”,表达了作者对幽静的人们在寺庙中留下的痕迹的期待。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色和氛围,展现了作者对宁静、幽静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通过对寺庙内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古老文化和历史的敬仰。这首诗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将寺庙的美景和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受。

  • 《夏雨》

    清风起湖滨,急雨来天末。蚊蝇遽退听,松竹例苏活。奇声集空庭,爽气生细葛。素秋虽尚遥,聊喜宽肺渴。

  • 《晚晴登楼和叔存侄》

    锥刀较计我何曾,商略人生且摸棱。九万里风鹏背阔,倚栏不隔碧霄层。

  • 《水调歌头(送吕居仁召赴行在所)》

    戎虏乱中夏,星历一周天。干戈未定,悲咤河洛尚腥膻。万里两宫无路。政仰君王神武。愿数中兴年。吾道尊洙泗,何暇议伊川。吕公子,三世相,在凌烟。诗名独步,焉用儿辈更毛笺。好去承明谠论。照映金狨带稳。恩与荔枝偏。回首东山路,池阁醉双莲。

  • 《行歌四首》

    天谗天谗光照户,反舌转枝啼更怒。九霄詄荡帝座高,老我此身无告诉。舍傍种园翁作邻,一方泉兮在中庭。齐民书在泉有铭,誓将团结为林坰。

  • 《清平乐》

    东风无用。吹得愁眉重。有意迎春无意送。门外湿云如梦。韶光九十慳慳。俊游回首关山。燕子可怜人去,海棠不分春寒。

  • 《送王山人游庐山》

    千里访灵奇,山资亦相随。叶舟过鹤市,花漏宿龙池。峰顶应闲散,人间足别离。白云将世事,吾见尔心知。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