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映高台绿绕城,城边春草傍墙生。
隋家不向此中尽,汴水应无东去声。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会昌二年,登进士弟。大中间,仕至渭南尉卒,嘏为诗赡美,多兴味,杜牧尝爱其“长笛一声人倚楼”之句,吟叹不已,人因目为赵倚楼。有《渭南集》三卷,编年诗二卷,今合编为二卷。 赵嘏字承祐,山阳人。武宗会昌中登郑言榜进士第。补诗一首。
《广陵城(一作孟迟诗)》是唐代赵嘏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著名的古城广陵(今江苏扬州)的景色和历史。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红色映照着高台,绿色环绕着城墙。
城边的春草靠着墙壁生长。
隋朝的统治并未将城中之美全部展现,
汴水没有流向东方,使得广陵城声名渐次减弱。
这首诗词通过以广陵城为背景,展示了城市的繁华和历史的沧桑。作者首先描绘了城中的景色,红色的高台和绿色的城墙,使读者感受到了城市的美景。然后,作者提到城边的春草,是城市中生命力的象征,也反映了城市的繁荣与兴盛。
接着,作者提到了隋朝不尽展现广陵城之美,这可能指的是广陵城在隋朝时期的一些美景未能完全保留下来。最后,作者用“汴水”来比喻广陵城名声的衰落。汴水原本向东流去,象征着广陵城的声名和繁荣,然而汴水不再向东流去,也暗示着广陵城的辉煌已经逐渐消退。
这首诗词通过对广陵城景色和历史的描绘,展示了城市的繁华与衰败,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广陵城辉煌时代的怀念之情。
落花如雪马蹄香,几树黄鹂欲断肠。行到小桥春影碧,一沟晴水浸垂杨。
云中峰午午,潭上树亭亭。久作大梁客,贫留小阮醒。滩愁江舸涩,祠信楚巫灵。日暮渡头立,山歌不可听。
浸得荷花水一盆,将来洗面漱牙根。凉生须鬓香生颊,沉麝龙涎却是村。
岁律行将变,君恩竟未回。门前即潮水,朝去暮常来。
人生固有命,天道信无言。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请室闲逾邃,幽庭春未暄。寄谢韩安国,何惊狱吏尊。
欲寻遗迹强沾裳,本自无生可得亡。今夜生公讲堂月,满庭依旧冷如霜。生死犹如臂屈伸,情钟我辈一酸辛。乐天不是蓬莱客,凭仗西方作主人。欲访浮云起灭因,无缘却见梦中身。安心好住王文度,此理何须更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