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光禄朱卿挽词十首》

要路多知己,期公集有庸。
行趋青琐闼,荣拜紫泥封。
帝室常虚席,侯邦久卧龙。
空余遗爱颂,安得镂斯镛。

作者介绍

李廌(一○五九~一一○九),字方叔,号太华逸民(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卷六六《书月巖集后》)、济南先生(宋谢采伯《密斋笔记》卷三),祖先由郓州迁华州,遂爲华州(今陕西华县)人。早年以文章受知苏轼。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苏轼知贡举,得试卷以爲廌作,置之首选,而是科廌竟下第,所以轼有“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还迷日五色”(《送李方叔下第》)之叹。后再举亦失利,遂绝意仕进,定居长社。徽宗大观三年卒,年五十一。有《济南集》(一名《月巖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八卷,其中诗四卷。《宋史》卷四四四有传。李廌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近人李之鼎宜秋馆《宋人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光禄朱卿挽词十首》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李廌。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要路多知己,期公集有庸。
行趋青琐闼,荣拜紫泥封。
帝室常虚席,侯邦久卧龙。
空余遗爱颂,安得镂斯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李廌对光禄朱卿的挽词,表达了对逝去朱卿的追思和缅怀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要路多知己,期公集有庸。”意味着在人生的道路上,结交知己是多么重要,期待与朱卿一起集结才干。这里的“公”指的是朱卿,而“庸”则表示才干和能力。

接下来的两句:“行趋青琐闼,荣拜紫泥封。”描述了作者行走于宫廷之间,向朱卿致敬的场景。其中,“青琐闼”指的是宫门,而“紫泥封”则指朱卿的封号。

接着是两句:“帝室常虚席,侯邦久卧龙。”这句表达了帝室之中常常有的空缺之位,而朱卿作为才华出众的人物,长期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

最后两句:“空余遗爱颂,安得镂斯镛。”表达了对朱卿离世后,留下的爱和赞美之情。这里的“镂斯镛”是指铸造铜鸣器的工艺,意味着希望能够铸造出一件能够赞美朱卿的佳作。

整首诗词通过对朱卿的赞美和怀念,表达了作者对朱卿才华和功绩的敬佩之情。同时,也呼唤着能够留下一段铭记朱卿的佳话和赞美之词的期望。

这首诗词既展现了宋代宫廷政治的一些特点,也抒发了作者对朱卿的敬仰和追思之情。通过对朝廷人物的描绘和对才华的赞美,展现了宋代社会中重视人才和功绩的价值观。

  • 《望海潮(上太原知府王君贶尚书)》

    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自古井州。箫鼓沸天,弓刀似水,连营十万貔貅。金骑走长楸。少年人一一,锦带吴钩。路入榆关,雁飞汾水正宜秋。追思昔日风流。有儒将醉吟,才子狂游。松偃旧亭,城高故国,空馀舞榭歌楼。方面倚贤侯。便恐为霖雨,归去难留。好向西溪,恣携弦管宴兰舟

  • 《尚书左丞赠开府仪同三司邓公挽辞三首》

    贡部抡才选,高风素所钦。方闻二道策,献纳百官箴。荣滞登台晚,周爰注意深。有时无命叹,遗恨古犹今。

  • 《象弈各有等级四绝品四人高下》

    螳臂初来攫晚蝉,那知黄雀沫馋涎。王孙挟弹无人处,一夜雕盘荐玳筵。

  • 《寄题芜湖深道所居二首·寄傲轩》

    男儿鹜功名,浪起四方志。辙环百年间,正足消两髀。达人坐进此,妙处不容喙。卷舒周古今,俯仰小天地。南窗有馀清,松菊爽朝气。岂独傲世怀,吾生真可寄。

  • 《题招提院静照堂》

    身虽居城邑,趣不落人间。门外尘埃满,庭中日月间。潮随朝梵响,雨入定衣斑。几欲携筇去,松阴一叩关。

  • 《郊行逢社日》

    酒熟送迎便,村村庆有年。妻孥亲稼穑,老稚效渔畋。红树青林外,黄芦白鸟边。稔看风景美,宁不羡归田。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