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须少年,老大意终懒。
学产顺无穷。
青春嗟有限。
用处不需多,云霄路坦坦。
贾生正英锐,郎潜自羞赧。
文字浩如山,奏功五寸管。
达者耒必长,穷者未所短。
人生穷达各有时,修为在我当自反。
萤桉尚研摩,况有五花馆。
当年骄惰气,犹赖世情划。
只有学道心,歉然不自满。
庭外槐花任尔黄,达人高视供一莞。
王柏(一一九七~一二七四),字会之,少慕诸葛亮爲人,自号长啸,三十岁后以爲“长啸非圣门持敬之道”,遂改号鲁斋,金华(今属浙江)人。从何基学,以教授爲业,曾受聘主丽泽、上蔡等书院。度宗咸淳十年卒,年七十八,謚文宪。柏着述繁富,有《诗疑》、《书疑》等,大多已佚。其诗文集《甲寅稿》亦已佚,明正统间六世孙王迪裒集爲《王文宪公文集》二十卷,由义乌县正刘同于正统八年(一四四三)刊行。事见《续金华丛书》本卷末附《王文宪公圹志》,《宋史》卷四三八有传。 王柏诗,以《续金华丛书》本《鲁斋王文宪公文集》(其中诗四卷)爲底本,校以明正统刻本(简称正统本),及影印《四库全书》本《鲁斋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广曾敬仲》是宋代王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功名应该在年少时追求,年老时则无所谓。学问的产出是顺其自然的,没有穷尽的限制。青春年华可惜有限,需要珍惜。使用的东西不需要太多,通往高空的道路是畅通无阻的。贾生正直而锐利,郎潜却自愧羞怯。文字浩如繁星,奏功如五寸管。有才能的人必然会成就大事,贫穷的人也未必会有短处。人生的贫富各有时刻,修为的提升需要自我反思。就像萤火虫靠近灯光寻求研磨一样,更何况有五花馆供人寻求。当年的骄慢气焰,还要感谢世情的磨砺。唯有学道之心是真实的,歉然不自满。庭院外的槐花任你黄了,达人高视只供一莞。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功名的看法,强调了年轻时追求功名的重要性,但也提醒人们不要因功名而成为懒散的老年人。诗中还涉及到学问、才能和修为的问题,强调了个人努力和自我反思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贫富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人生的起伏和不确定性。最后,诗人通过描写庭院外的槐花和达人的视角,表达了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通篇抒发了对人生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功名、学问、贫富和修为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人生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诗中的用词简练而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和启示。通过对庭院外的槐花和达人的描写,诗人展示了对高尚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词既有警示的意味,又有对人生价值的思考,给人以启发和思考。
朱弦无繁声,大羹有至味。人惟不苟同,终亦不苟异。咸戒咸其腓,贲取贲其趾。出处进退间,当思古人齿,嗟予何为者,涉世聊复尔。来从吴尽头,直到蜀筑底。赫日青石裂,凄风黄叶委。道旁几揶揄,得已犹不已。君如细柳军,坚壁阅儿戏。又如渥洼马,超轶不受絷。客窗日相从,肝胆
足蹈双莲洒杨柳,面目端严世希有。梵音妙音海潮音,祗这而今谁动口。
闻道黄河彻底清,千年气数此分明。尧民商耇浑蹉过,输与钱生见太平。
峨峨高山首,悠悠万里道。君去日已远,郁结令人老。人生一世间,忽若暮春草。时不可再得,何为自愁恼?每诵昔鸿恩,贱躯焉足保。
李杜不复作,梅公真壮哉!岂惟凡骨换,要是顶门开。锻链无遗力,渊源有自来。平生解牛手,余刃独恢恢。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