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文物于今盛,闽浙彬彬未足夸。
丞相宅曾住南郭,鼎魁坊止在东家。
好陈董子三篇策,莫看唐人一日花。
珍重诏书相勉意,士先器识后词华。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这首诗词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广州劝驾一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番禺文物于今盛,
闽浙彬彬未足夸。
丞相宅曾住南郭,
鼎魁坊止在东家。
好陈董子三篇策,
莫看唐人一日花。
珍重诏书相勉意,
士先器识后词华。
诗意:
这首诗词主要是作者对广州的景物和名人的赞美,同时也蕴含了一些劝诫和勉励之意。作者首先称赞番禺地区的文物盛行至今,而闽浙地区的人才和才华也是不可小觑的。接着提到丞相曾经居住在南郭,鼎魁坊也位于东家,暗指南郭和鼎魁坊是当时的重要地点。作者继续赞美了陈董子的三篇策文,表达了对唐代文人的敬意。最后,作者珍重地提到了诏书,并勉励士人要先有德行和才干,后才注重辞章华丽。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广州的文化繁荣和各地才华的较量。通过对番禺文物和闽浙彬彬的称赞,展示了当时广州地区的繁华景象和各地人才的辈出。作者通过提及丞相宅和鼎魁坊,暗示了南郭和鼎魁坊的重要性,突出了广州的地位和影响力。在赞美陈董子的三篇策时,作者表达了对唐代文人的敬佩之情,展示了对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视。最后,作者通过珍重诏书和勉励士人的言辞,强调了品德和才华的重要性,呼吁士人们要注重实际才能和修养,而不仅仅追求辞章华丽。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广州的繁盛景象和不同地方的文化交融,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名人和文化传承的敬意。整体上,这首诗词以景物的赞美为主线,通过赞美来强调对德行和才华的重视,传递了作者对社会风气和人才培养的思考和期望。
向来风前见桃李,今日纷纷落风尾。老人於花亦何有,不用天公事嗔喜。漫天高跨风力长,更飞急雨湔余香。雪儿歌底踏舞马,燕子泥边随滥觞。明妆皎皎争前列,触手还羞疑不洁。芳菲已断阳台梦,只有消烦嚼冰雪。明年祢应花更奇,岂无方略留春辉。欲作短章凭阿素,只待西邻之子归。
谁谓贫难忍,三年闭户居。老兵能合药,小仆会抄书。白发羞弹铗,青山去荷锄。既于吟得趣,功业合乘除。
满郭春风岚已昏,鸦栖散吏掩重门。虽居世网常清净,夜对高僧无一言。
果下翩翩跨紫骝,踏花溅水见风流。可无双璧千金聚,付与狂儿取次游。
从来芳事无时歇,雨洒风飘且莫悲。收拾苍苔成艾紬,茶山后有放翁诗。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俱不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