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不借出
万里康成西走蜀。
药市船归书满屋。
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简雠天禄。
好之宁有足。
请看良买藏金玉。
记斯文,千年未丧,四壁闻丝竹。
试问辛勤携一束。
何似牙签三万轴。
古为不作借人痴,有朋只就云窗读。
忆君清梦熟。
觉来笑我便便腹。
倚危楼,人间何处,扫地八风曲。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归朝欢·万里康成西走蜀》是宋代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里康成西走蜀。
匆匆回朝,欢乐满怀。
药市的船归来,书满屋。
有时光彩照耀着星辰,闪烁不定。
有谁能比得上我这血泪斑斑的简牍,为天禄而战。
好事者何止有这些,还可以观赏收藏的金玉之物。
记下这些文辞,千年来未曾失传,四壁间传来丝竹之音。
试问,我辛勤努力携带着一束书简。
又何如三万轴的牙签堆积。
古人为了不借给别人而闻名,但我只愿意与朋友共享云窗间的读书时光。
回忆起你,我心中的清梦变得熟悉。
醒来发现自己笑了大腹便便。
倚在危楼之上,不知人间何处,听着八方风曲。
诗意和赏析:
《归朝欢·万里康成西走蜀》是辛弃疾在归朝途中的一首抒发心情的诗词。诗中表达了诗人怀揣欢乐回朝的心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于个人辛勤努力所得的成就的自豪。诗中提到了书满屋、金玉之物和丝竹之音,象征着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繁荣,体现了诗人对于学问的珍视和推崇。
在第二节中,辛弃疾用自嘲的方式,以辛勤携带一束书简与三万轴牙签相对比,表达了对于自己努力的虚无感和对于社会对待知识的轻视的不满。诗人认为古人因不借书给他人而被称赞,但他却愿意与朋友共享读书之乐,这体现了他对于友情和知识共享的看重。
最后一节以倚危楼、听风曲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世间的迷茫和无奈,对于现实的困扰和不满。诗词以细腻的笔触和自嘲的态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词以辛弃疾独特的抒情手法,将个人情感与社会背景相结合,展示了他对于知识、友情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江南多佳山,骈首闯城郭。缅怀在坦夷,要使一见廓。邦侯王事馀,幽致到丘壑。散策占城阴,含睇及民瘼。爱此郊原平,膴膴富耕穫。飞观鯈下临,丹碧荡霄堮。野色四座浮,胸次潜领略。千畦云弄黄,岁事初不恶。斗酒行劳农,欢谣入酺醵。胜地恶发挥,波神覆为虐。萧辰谁与娱,一笑
多幸春来云雨少。且教月与花相照。清色真香庭院悄。前事杳。还嗟此景何时了。莫道难逢开口笑。夜游须趁人年少。光泛雕栏寒料峭。迂步绕。不劳秉烛壶天晓。
阿翁莹彻八窗冰,独爱春郊画有声。正鮆肥桃涨暖,欲河魨上荻芽生。惊雷破柱眠逾稳,明月中庭酌屡更。应待儿归相从臾,万红堆裹槊齐横。
山畔孤亭一水滨,归来华发已欺人。脱身异县干戈地,得意吾庐笋蕨春。早着青衫成底事,惯遭白眼欲谁亲。此君真有高人节,肯与山翁作近邻。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廊腰得风远,树罅见星疏。门掩鸦栖後,钟鸣月上初。青灯尚堪近,起了读残书。
吹箫人去行云杳。香篝翠被都闲了。叠损缕金衣。是他浑不知。冷烟寒食夜。淡月梨花下。犹自软心肠。为他烧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