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不借出
万里康成西走蜀。
药市船归书满屋。
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简雠天禄。
好之宁有足。
请看良买藏金玉。
记斯文,千年未丧,四壁闻丝竹。
试问辛勤携一束。
何似牙签三万轴。
古为不作借人痴,有朋只就云窗读。
忆君清梦熟。
觉来笑我便便腹。
倚危楼,人间何处,扫地八风曲。
辛弃疾(一一四○~一二○七),字坦夫,改字幼安,号稼轩,齐州歷城(今山东济南)人。钦宗靖康末中原沦陷,弃疾于青年时即率衆抗金。高宗绍兴三十一年(一一六一),投忠义军耿京部,爲掌书记。三十二年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授天平军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时京部将张安国杀京降金,弃疾还海州,约忠义军人径趋金营,缚张安国以归,改差签判江阴军。孝宗干道四年(一一六八)通判建康府。歷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京西转运判官,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知潭州兼湖南安抚。后于再知隆兴府任上因擅拨粮舟救荒,爲言者论罢。光宗绍熙二年(一一九一),起提点福建刑狱,迁知福州兼福建安抚,未几又爲言者论罢。宁宗嘉泰三年(一二○三),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四年迁知镇江府,旋坐谬举落职。开禧三年召赴行在奏事,未受命卒。辛弃疾以词着称,是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与苏轼并称苏辛,有《稼轩词》传世。诗集《稼轩集》已佚。清嘉庆间辛启泰辑有《稼轩集抄存》,近人邓广铭增辑爲《辛稼轩诗文抄存》。《宋史》卷四○一有传,近人陈思有《辛稼轩年谱》。 辛稼轩诗,以《辛稼轩诗文抄存》爲底本,酌校原材料出处。新辑集外诗编爲第二卷。
《归朝欢》是宋代辛弃疾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书不借出万里康成西走蜀。
药市船归书满屋。
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简雠天禄。
好之宁有足。
请看良买藏金玉。
记斯文,千年未丧,四壁闻丝竹。
试问辛勤携一束。
何似牙签三万轴。
古为不作借人痴,有朋只就云窗读。
忆君清梦熟。
觉来笑我便便腹。
倚危楼,人间何处,扫地八风曲。
诗意和赏析:
《归朝欢》这首诗词表达了辛弃疾对读书的热爱和对古代文化的崇敬之情。辛弃疾在诗中抒发了他对书籍的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
诗的开头写道,他不愿将自己的书借给别人,即使对方在遥远的地方,比如康州或成都。他形容书籍如同归船,回到家中,书满屋子。
接着,辛弃疾提到书中的知识光彩照耀着星辰,使得哪个人的智慧也能与天禄相媲美。他表示好书是无穷无尽的,提到了金玉和古代文化的珍宝。
在第三节,辛弃疾向读者提问,他辛勤努力地携带着一束束的文化,与之相比,古代人所写的书籍有三万卷,形象地比喻了自己的努力和追求。
最后一节,他提到古代人不愿意将书籍借给别人,因为怕别人不懂得欣赏。辛弃疾则表示,只要有朋友愿意与他一同分享阅读的乐趣,他会非常高兴。他回忆起与朋友一起交流读书的美好时光,以及朋友对他的理解和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书籍的描述和对古代文化的赞美,表达了辛弃疾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辛弃疾个人的努力与古代文化的辉煌。这首诗词具有辛弃疾一贯的豪迈和感慨之情,展现了他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龙头何在尾犹存,定向天中饮汉源。且注灵泉清洞府,未呵甘雨活乾坤。半空飞下珠千颗,平地澄来玉一盆。寂寞云山非我宅,九霄高处是吾门。
皇天无不照,福业重来轻。背正堪何益,归真道自成。本元宗一体,功行录三清。几许解吾意,慈悲早益平。
草草眷徂物。契契矜岁殚。楚艳起行戚。吴趋绝归欢。修带缓旧裳。素鬓改朱颜。晚暮悲独坐。鸣鶗歇春兰。
闲思往事在湖亭,亭上秋灯照月明。宿客尽眠眠不得,半窗残月带潮声。
宠辱忧欢不到情,任他朝市自营营。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
卮倾好酒逢时盛,早遇春融媚景天。龟暖戏挨初绿草,燕飞绿拂乍晴烟。迟迟昼影花篮槛,郁郁香风蝶舞筵。眉似柳开眸似水,怡情自爱赏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