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老得閒浑可事,最怜白傅更能诗。
舞余歌罢宾朋去,八节滩头醉卧时。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归老》是宋代诗人姜特立所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年老之后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白傅(白居易)的敬爱之情,并通过描写宴会的场景,表现了作者在醉卧的时刻感受到的宁静和快乐。
诗词中提到了归老得闲的境遇,意味着作者已经安享晚年,不再有太多的烦恼和责任,可以尽情地投身于自己喜爱的事物。作者对白傅的崇敬之情可见一斑,认为白傅的诗才非常卓越,是自己所最为崇拜的对象。
诗词的后半部分描绘了一场宴会的情景,舞蹈结束后宾客纷纷离去,只剩下作者一个人。这时,他在八节滩头,也就是河滩边,醉卧其中,尽情地享受着宁静和醉意带来的快乐。这种场景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满足和宁静,同时也抒发了对繁华世界的超脱和对自然的向往。
整首诗词通过对闲适生活和宴会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由、宁静和快乐的追求。它传达了一种超然于尘世的心态,表达了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并以此寄托了作者晚年的心境和追求。
西风吹起白头波,半夜扁舟掠岸过。不向长桥沽一醉,满天明月奈秋何!
银河络角晚风凉,月入庭除满地霜。夜静老翁閒玉斧,天寒仙子舞霓裳。田家旋斸鸱美,野店新篘绿蚁香。草草杯盘供一笑,暂时耳热发清狂。
扪虱当时颇自奇,功名远付十年期。酒浇不下胸中恨,吐向青天未必知。
诗坛得隽敌无强,独立南丰一瓣香。我欲句中闻妙法,君应肘后出神方。陶鎔景色春长好,流转风光物自忙。珍重三薰更三沐,全胜汤饼试何郎。
传闻叶悬履,飞向洛阳城。驰道临层掖,津门对小平。霞残疑制锦,云度似飘缨。藻掞潘江澈,尘虚范甑清。讵怜冲斗气,犹向匣中鸣。
八客一道士,临风举茗盏。孔老业不同,同具看山眼。其六惟坤珍,三实吴楚产。稟气殊东西,粹美无可柬。景仙幻斯堂,土阜高{左山右蹇}{左山右产}。飞来九叠云,城阙不可限。泉贝似神助,草棘使鬼划。有官颓厥府,视此得无赧。秘录诵琅函,芳字纪玉版。他时千柱宫,咄嗟了鸠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