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归憩仁王寺》

重到招提未觉迟,钵单初副袷衣时。
僧房斋院门门闭,梅子枇杷树树垂。
蚁荫经幢求托化,龙缠佛座学慈悲。
长年无事闲来此,坐对空山讽小诗。

作者介绍

周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原籍阳谷(今属山东)。宁宗庆元间爲溧阳丞(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与姜夔、葛天民、韩淲等多唱和。有《方泉诗集》传世。 周文璞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归憩仁王寺》是宋代周文璞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回到仁王寺的场景和内心感受。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重到招提未觉迟,
钵单初副袷衣时。
僧房斋院门门闭,
梅子枇杷树树垂。
蚁荫经幢求托化,
龙缠佛座学慈悲。
长年无事闲来此,
坐对空山讽小诗。

诗意:
诗人重回仁王寺,感叹自己久未来访,却感觉并不迟到。当初刚穿上僧袍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僧房和斋院的门紧闭着,梅子和枇杷树垂下优美的枝叶。蚂蚁在经幢的荫庇下寻求庇护,龙像缠绕佛座学习慈悲。长年来无事可做,闲来此地坐着,对着空山吟唱着小诗。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仁王寺的景物和场景,展示了诗人归来的喜悦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自己归期的惊讶和对寺庙景物的细腻观察。他用闭着的门、垂下的枝叶等细节,展现了寺庙的宁静和荒凉之美。蚂蚁在经幢下寻求庇护,龙像缠绕佛座,表达了对佛教信仰和修行的赞美。最后,诗人坐在这片空山之中,静静地吟唱小诗,抒发了对宁静、闲适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描写和精练的语言,展现了寺庙的宁静和僧侣的生活,同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它既表现了作者对佛教信仰的敬仰,又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自由的追求。整首诗词给人以宁静、清新的感受,让人仿佛置身于寺庙的静谧之中,感受到心灵的平静和宁愿。

  • 《结交叹》

    湖海相逢一笑嬉,纳交如此岂男儿。论心尽道同兰臭,临事无闻伐木诗。管鲍虽贫犹忍弃,左羊至死更相知。岁寒不负松筠约,除却梅花耐久谁。

  • 《读史二首》

    舜作九成乐,丹凤仪其宫。周备既醉福,高冈始鸣桐。区区汉宣帝,杂羁期群聋。恽诛广汉族,一变高文风。德教既不任,览辉理未通,惟昔周道衰,麟出大野中。尼父绝史笔,盖伤吾道穷。汉治非虞周,凤来与麟同。胡然颍川守,乃敢贪天功。下义上赏奸,甚哉其相蒙。

  • 《将适天台留别临安李主薄》

    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念离当夏首,漂泊指炎裔。①江海非惰游,田园失归计。②定山既早发,渔浦亦宵济。泛泛随波澜,行行任舻□[木世]。③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

  • 《题画兰》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 《自贻吟》

    六十有七岁,生为世上人。四方中正地,万物备全身。天外更无乐,胸中别有春。

  • 《内人斜二首》

    当日承恩向壁门,今同伧鬼落荒村。丘坟埋没生秋草,人事如斯讵可论。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