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过查濑》

眼底常山一武中,上滩更得半帆风。
青天以水为铜镜,白鹭前身是钓翁。
旧日岸头浑改尽,数尖山觜忽搀空。
老夫只费五六日,行尽浙山西复东。

作者介绍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作品评述

《过查濑》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经过查濑地区的景色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眼底常山一武中,
上滩更得半帆风。
青天以水为铜镜,
白鹭前身是钓翁。
旧日岸头浑改尽,
数尖山觜忽搀空。
老夫只费五六日,
行尽浙山西复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杨万里自己的旅行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查濑地区的景色和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旅途的感慨。

诗的开头,作者描述了眼前的山峦,表达了自然山水的壮丽和恒久存在的感觉。接着,作者提到自己乘船过河,得到了顺风助力,形容旅途顺利。

接下来的两句,作者以青天和水相比,将水比喻为铜镜,形容水面的平静如同一面明亮的镜子。白鹭是一种常见的水鸟,作者将其前身比作钓鱼的渔夫,形象地描绘了白鹭在水中优雅自如的形态。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过去的景象已经改变,岸头的景色不再如旧。数尖山觜忽搀空,表达了山峰的形态变化和景色的多变。最后两句,作者表示自己只花了五六天的时间,就行遍了浙江山西和东部地区,展现了作者的旅行能力和对旅途的豪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旅途的变化,展示了杨万里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和对旅行的热爱。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诗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感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山居诗二十四首》

    休话喧哗事事难,山翁只合住深山。数声清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绿圃空阶云冉冉,异禽灵草水潺潺。无人与向群儒说,岩桂枝高亦好扳。难是言休即便休,清吟孤坐碧溪头。三间茆屋无人到,十里松阴独自游。明月清风宗炳社,夕阳秋色庾公楼。修心未到无心地,万种千般逐水流。

  • 《江汉》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王命召虎,来旬来

  • 《病妇行》

    夫妻结发期百年,何言中路相弃捐。小儿未识死别苦,哑哑向人犹索乳。箱中探出黄金珥,付与孤儿买筼饵。不辞瞑目归黄泥,泉下常闻儿夜啼。低声语郎情不了,愿郎早娶怜儿小。

  • 《八月十五日夜闻崔大员外翰林独直对酒玩月因》

    清景偶题是诗秋月高悬空碧外,仙郎静玩禁闱间。岁中唯有今宵好,海内无如此地闲。皓色分明双阙榜,清光深到九门关。遥闻独醉还惆怅,不见金波照玉山。

  • 《寄山中僧》

    名山旧隐严鹚秀,精舍萧间殿阁虚。像礼旋檀千古佛,经翻自叶五天书。灶依草座跏趺后,禽下花台施食馀。空翠湿衣横概粟,绀泉澄钵涌芙蕖。惊峰梦绕云中寺,鹿苑身栖物外居。清梵夜迦松月冷,孤禅画起柏烟疏。曙钟寒韵侵虞籁,午供春香入野芜。道念有时怜老病,尘缘无计间真如。

  • 《临洛水》

    春搜驰骏骨,总辔俯长河。霞处流萦锦,风前漾卷罗。水花翻照树,堤兰倒插波。岂必汾阴曲,秋云发棹歌。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