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到茶坡又栗坡,唐筇倚倦碧嵯峨。
那知一片烟云澹,望眼偏於此处多。
程公许(一一八二~?),字季与,一字希颖,人称沧洲先生(《耻堂存稿》卷五《沧洲先生奏议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寄籍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歷华阳尉,绵州教授,知崇宁县,通判简州、施州。理宗端平初,授大理司直,迁太常博士。嘉熙元年(一二三七),迁秘书丞兼考功郎官,二年,因言事劾去。三年,以着作佐郎召,兼权尚书左郎官,累迁将作少监,兼国史馆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迁祕书少监,兼直学士院,拜太常少卿(《南宋馆阁续录》卷七、八)。出知袁州。以杜范荐,召拜宗正少卿,爲权倖所格,退处二年。擢起居郎兼直学士院,累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郑清之再相,屏居湖州四年。十一年,起知婺州(本集卷一三《宝庆府改建设厅记》),官终权刑部尚书,卒年七十余。有《尘缶文集》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沧洲尘缶编》十四卷,其中诗十一卷。《宋史》卷四一五有传。 程公许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十二卷。
《过茶坡栗坡回望平川杳霭》是宋代程公许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爬上茶坡,又到了栗坡,
疲倦的身子依靠在茂密的丛林上。
谁能预料到这里的云雾如此朦胧,
眺望之处却显得更为丰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途中的一幕景色。他先是攀登了茶坡,然后又来到了栗坡,身体疲倦地依靠在葱郁的丛林上。然而,他没有想到眼前的云雾是那样的迷茫,但在这望眼所及的地方,却展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真实表达。茶坡和栗坡是具体的地点,但诗人并没有过多描绘它们的形态,而是通过唐筇倚靠和眺望的方式,表达了自己旅途的辛劳和对美景的期待。
诗中的“一片烟云澹”形容了眼前的云雾弥漫,给人以模糊不清的感觉,同时也蕴含了一种神秘感。而“望眼偏於此处多”则把诗人的目光聚焦在眼前的景色上,暗示着他对眼前景色的喜爱和倾注。
整首诗给人以安静、恬淡的感觉,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色与自己的内心情感相融合,呈现出一幅美丽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古刀寒锋青槭槭,少年交结平陵客。求之时代不可知,千痕万穴如星离。重叠泥沙更剥落,纵横鳞甲相参差。古物有灵知所适,貂裘拂之横广席。阴森白日掩云虹,错落池光动金碧。知君宝此夸绝代,求之不得心常爱。厌见今时绕指柔,片锋折刃犹堪佩。高山成谷苍海填,英豪埋没谁所捐。
心间事,说与他。动不动早言两罢。罢字儿碜可可你道是耍,我心里怕那不怕?
老圃夺天时,马通为煦妪。四月彼种瓜,五月此卖瓠。阳陂与粪壤,功力且异趣。瓜迟瓠何早,岂不同雨露。速利乃在人,争先无晚暮。
早魃争攘袂,群龙仅守龛。云峰疑燎火,天色转澄蓝。甘露元同注,丛林莫遍参。新来焦渴甚,无梦到沉酣。
雨馀叠巘浮空,望中秀色仙都是。洞天未锁,人间春老,玉妃曾坠。锦瑟繁弦,凤箫清响,九霄歌吹。问分香旧事,刘郎去後,知谁伴、风前醉。回首暝烟千里。但纷纷、落红如泪。多情易老,青鸾何许,诗成谁寄。斗转参横,半帘花影,一溪寒水。怅飞凫路杳,行云梦断,有三峰翠。
富池遡流上,险在登官船。浮动不堪伏,薄命危丝悬。枫叶舞片轻,芦花袅漪鲜。晚景自可写,肯想涛头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