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到危坡斗处泥,旁临崩岸仄边溪。
不须杜句能驱瘧,只诵长峰遣闷时。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过长峰迳遇雨,遣闷十绝句》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下到危坡斗处泥,
旁临崩岸仄边溪。
不须杜句能驱瘧,
只诵长峰遣闷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登长峰的途中遇到雨天的情景。诗人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同时也借此来排遣内心的烦闷。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登山途中遇到雨天的情景。诗人首先描述了自己下到危险的斗坡处,泥泞的路面使得前行变得困难。接着,诗人描述了旁边的崩岸和溪流,形容了险峻的山势和附近的溪水。这些描写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经历的困难和艰险。
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困难之中,而是通过诗歌来排遣内心的烦闷。他说不需要杜甫那样的诗句来驱散疟疾,只需要诵读长峰的名字就能够排遣烦闷。这表明诗人通过诗歌来寻求心灵的慰藉和宣泄,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展现了他在困难中寻求宣泄和慰藉的态度。同时,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情感的传达,展示了杨万里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情感世界。
楼压层城,斜阳敛、帆收南浦。最好是、长江澄练,远山新雨。□□留连邀皓月,一堂高敞祛隆暑。问从来、佳赏有谁同,应难数。舟横渡,车阗路。催酒进,麾灯去。放_娥照座,不烦帘阻。已见天清无屏翳,更须潮上喧阗鼓。看波光、撩乱上樯竿,龙蛇舞。
问讯江南客。怕秋崖、苔荒诗屋,云侵山屐。留得钓竿西日手,梦落鸥傍鹭侧。倩传语、溪翁将息。四十飞腾斜暮景,笑双篷、一懒无他画。惟饱饭,散轻策。世间万事知何极。问乾坤、待谁整顿,岂无豪杰。水驿山村还要我,料理松风竹雪。也不学、草颠诗白。自有春蓑黄犊在,尽诸公、
维有熊氏,以土胜王。其后皆沿,兹德用庄。黼黻幅与,裳衣是创。币之玄纁,对此昭亮。
江上人家桃树枝,春寒细雨出疏篱。影遭碧水潜勾引,风妒红花却倒吹。吹花困癫傍舟楫,水光风力俱相怯。赤憎轻薄遮入怀,珍重分明不来接。湿久飞迟半日高,萦沙惹草细于毛。蜜蜂蝴蝶生情性,偷眼蜻蜓避百劳。
水似珠珰入,池如玉磬开。临流唯自适,鱼鸟莫相猜。
碧峤经年常寂寂,更无闲事可相於。超伦每效高僧行,得力难忘古佛书。落叶乱渠凭水荡,浮云翳月情风除。方知嬾与真空合,一衲闲披憩旧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