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秋落山谷,霜红换尽烟边绿。
垂云门冷一事无,只有庭松与篱菊。
白日兰堂一局棋,百年闲事无游丝。
山僧更劝黄粱饭,真似邯郸枕上时。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过垂云亭》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景象,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转和人生的感慨。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西风吹秋落山谷,
秋风吹动着山谷中飘落的秋叶,
霜红换尽烟边绿。
霜染红叶已经逐渐转为烟雾般的青绿。
垂云门冷一事无,
垂云门寂静冷落,没有任何事物存在,
只有庭松与篱菊。
只有庭院中的松树和篱笆旁的菊花。
白日兰堂一局棋,
白天里,在兰堂之间下一盘棋,
百年闲事无游丝。
百年来,闲事纷扰已无法打扰。
山僧更劝黄粱饭,
山僧更加劝说享受黄粱美食,
真似邯郸枕上时。
真似当年在邯郸城的枕头之上。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庭院、棋局、食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变迁的思考。秋风吹散了红叶,山谷变得静谧而冷落,寥寥几样景物成为孤独的见证。百年过去,繁琐的事务已不再纠缠,诗人享受着宁静和闲适的生活。最后,诗人引用邯郸枕上时的典故,表达了对过去年少时光的怀念和珍惜。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凝练的语言,以及对细微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慨。诗人以景物为媒介,将个人情感与环境融为一体,使读者在细致入微的描绘中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脆弱。整首诗意境深远,寄托了对平淡生活的追求和对岁月流逝的思考,引发读者共鸣,唤起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现实的思考。
江边日日强登台,越柁吴樯久不来。投迹东巴留万里,侧身南极望三台。公朝遣使丁年去,丞相疏恩甲第开。圣主得贤如作颂,微臣愧乏子渊才。
新妆面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松门包土囊,石径驻尘鞅。征途悄愁辛,意豁金利爽。鼓钟殷林际,堂殿爽磴上。有亭依后罔,极眺一何郎。海光混苍碧,云思浮渺漭。良久空雨霏,风泉谷交响。岩龛寄禅迹,古佛瞻刻象。更欲步层巅,荒烟晚迷罔。
路始阴山北,迢迢雨雪天。长城人过少,沙碛马难前。日入流沙际,阴生瀚海边。刀镮向月动,旌纛冒霜悬。逐兽孤围合,交兵一箭传。穹庐移斥候,烽火绝祁连。汉将行持节,胡儿坐控弦。明妃的回面,南送使君旋。
徽音来景毫,盛事耸吴乡。上象三台照,高文五色章。纯如登乐府,渊若测天潢。寒谷春重煦,幽宫草特芳。感知心似血,思报鬓成霜。新定惭无惠,姑苏惜未康。尧汤馀水旱,刘白旧风光。北阙云霓远,南园橘柚荒。愿闻歌画一,敢议赋长杨。碌碌嘲须解,循循教弗忘。迹甘荣路外,情寄
屋角篱尖竹树阴,可怜用尽许机心。凝身不动如无物,顿网轻摇试有禽。丝贯日华明五色,戏随风舞忽千寻。看渠经纬来还去,忘却摧隤立不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