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莎村路绕山斜,涧水西头一两家。
桑柘叶干鸠雨歇,茅檐索索响缫车。
《过村家》是明代樊阜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一个村庄的景色和生活场景。以下是我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细莎村路绕山斜,
涧水西头一两家。
桑柘叶干鸠雨歇,
茅檐索索响缫车。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村庄的景色和生活情景。诗人走过一条曲折的莎草小路,它蜿蜒地绕过山坡。在山的西边,只有一两家人居住。村庄里的桑树和柘树的叶子已经干燥,鸠鸟在雨停后在上面歇息。茅草搭建的房屋下传来了响声,那是纺车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村庄景象,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平淡和安详。诗中的细莎村路和绕山斜的描写,使人感受到村庄的偏僻和幽静。通过描述村庄中只有一两家人居住,诗人表达了这个村庄的人口稀少,生活宁静的特点。
诗中的桑柘叶干和鸠雨歇,给人一种深秋的感觉,暗示着季节的变迁以及农民们忙碌收获的季节已经过去,进入了宁静的冬季。茅檐索索响缫车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农村的劳作场景,描绘了纺车工作时的声音,增添了田园生活的氛围。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个安宁宁静的农村景象,让读者感受到了闲适与宁静的氛围。这首诗词以其清新朴素的风格,描绘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赞美。
同为时用楮先生,万事须臾点化成。寄语先生幸相避,不须黑白太分明。
拖船鸟惊兽骇奔,追夫雷动云作屯。前日生辰使者去,贺正又出丹阳门。欲上未上军人马,似响不响县官喏。穷冬闸闭水不行,深夜火明山欲赭。尚书太尉传语来,夫船未足官须内。敌使三节能几耳,客载万舸何为哉。甘心事仇谁作俑,耻不自羞犹怂恿。古来秦祸不须胡,蒙恬斥外斯高宠。
秋风想已治归装,吾亦扁舟具碧湘。世味只庆谙历遍,何如兄弟对方床。
夙昔吾何幸,龙门获御公。青灯鸣夜雨,白发对春风。契阔今安访,蹉跎愧所蒙。源流千古意,铅椠若为功。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微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鸽相对鸣。
鼎器法天象地,坎离运用无差。夫妻相会入黄家。共说无生妙话。雨意云情了当,领头驾动河车。搬归顶上结三花。牢闭玉关金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