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过东林吊沈文伯一首》

苕霅虽幽事,燕云亦壮游。
宁虞就日馆,不返度淮舟。
死节千年在,私家万事休。
重来联句地,清泪接溪流。

作者介绍

王阮(?~一二○八),字南卿,德安(今属江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都昌主簿,移永州教授。淳熙六年(一一七九),知新昌县(本集《和渊明归去来辞》序)。光宗绍熙中知濠州,改知抚州。宁宗庆元初韩侂胄当政,闻其名,特命入奏,遣客诱以美官,王对毕即出关,侂胄怒,批旨予奉祠,于是归隠庐山。嘉定元年卒。有《义丰文集》一卷。《宋史》卷三九五、明嘉靖《九江府志》卷一三有传。 王阮诗,以宋淳祐三年王旦刻《义丰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酌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又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诗词:《过东林吊沈文伯一首》
朝代:宋代
作者:王阮

译文:
苕霅虽幽事,燕云亦壮游。
宁虞就日馆,不返度淮舟。
死节千年在,私家万事休。
重来联句地,清泪接溪流。

诗意:
《过东林吊沈文伯一首》这首诗是王阮为了哀悼沈文伯而写的。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沈文伯忠贞不渝的精神和对他英勇无畏的行为的钦佩和赞美。诗中描绘了苕霅幽静的景色以及燕云的壮丽景色,与沈文伯的生平经历形成鲜明对比。诗人提到沈文伯宁愿留在东林寺的日馆,也不愿返回淮河乘舟。这表达了他对沈文伯宁死不屈的决心和忠诚的敬意。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重回了联句之地,眼中的清泪汇入了溪流,表现了作者对沈文伯的深深怀念和哀伤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典雅的意境,通过对沈文伯忠贞不渝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英勇坚定的人格的敬佩和沉痛的哀悼之情。诗中所描绘的苕霅幽静的景色和燕云的壮丽景色,与沈文伯的生平经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他的忠诚和坚贞。作者通过描写沈文伯不愿返回淮河乘舟的决绝选择,表达了对他死而不屈的敬意。最后两句诗则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作者对沈文伯的思念之情,将清泪与溪流相连,凸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对沈文伯的深深怀念。

这首诗不仅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沈文伯的赞美,展示了宋代士人对忠诚和正直的崇尚,也凸显了作者对沈文伯的个人情感和对英雄气概的赞颂。整首诗以其简练、含蓄的表达方式,呈现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诗意,使读者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作者对沈文伯的敬仰和哀思。

  • 《贻郑昌图》

    应是前生有宿冤,不期今世恶因缘。蛾眉欲碎巨灵掌,鸡肋难胜子路拳。只拟吓人传铁券,未应教我踏青莲。曲江昨日君相遇,当下遭他数十鞭。

  • 《杨廷秀送牛尾貍侑以长句次韵》

    江南十月方肃霜,小槽初滴鹅儿黄。颇思指动异味尝,门正张罗谁末将。披绵强来推不去,枯虾欲进止之户。羊膻豕腥尤可厌,肪截脂凝在何处。草玄子云黄门郎,遗我黑质而白章。形之硬语弩力强,写以奇字侔史苍。愧无纖手色倾国,压糟磨刀走臧获。喜于左手持蟹黄,美胜八珍熟熊白。

  • 《史次仲钱子武与余在报恩寺纳凉分题各以姓为》

    天地怒气散,凯风若颠喜。吹彼枳棘墟,不入邃屋里。北风何其凉,雨雪雱不止。卒岁无衣裘,穴处犹冻死。六月如蒸炊,执扇犹秉毁。芃芃黍苗花,吹落不结子。老农悲不获,飞鸟喜自恣。虽难答天恩,愿天投木李。

  • 《盱眙旅客》

    道旁草屋两三家,见客擂麻旋点茶。渐近中原语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

  • 《绿竹引赐都督孙忠》

    蓟门八月霜华浓,何时种竹能成丛。凤城之阳禁苑东,琅玕万树凌青空。光摇太液波心月,高出三山顶上松。祥飚拂拂来天上,鸣金戛玉声玲珑。蓬莱宫中日如年,高柯密叶霏云烟。春阳挺秀百花表,秋月增辉仙桂边。九夏繁阴覆灵囿,祥麟瑞鹤相周旋。六花凝寒群卉老,清标转觉生光妍。

  • 《送无灰酒周马师口占三绝》

    乞得閒身荷对朝,旧栖佳处日逍遥。却怜赤壁归来日,歌舞樽前祗小乔。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