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过江山遇雪》

江山方进半程前,正值群游剪水仙。
满道盐花堆粲粲,飞空粉屑舞翩翩。
樊墙庐舍皆银饰,沟渎潢汙尽玉填。
却认青山埋不得,嶆峨气势直凌天。

作者介绍

陈淳(一一五五~一二一九),字安卿,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北溪(今福建漳州)人。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乡贡进士。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朱熹知漳州,淳执贽从学,延置学宫。曾权长泰簿(本集卷四《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解职归题主簿轩壁》)。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预特试,明年授安溪簿,未及上,十二年卒,年六十五。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陈宓《北溪先生墓志铭》、门生陈沂《北溪先生叙述》,《宋史》卷四三○有传。 陈淳诗,以明弘治三年抚州守周梁石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溪大全集》(简称四库本)、清干隆四十八年陈文芳刻本(简称陈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作品评述

《过江山遇雪》是宋代诗人陈淳的作品。该诗描绘了作者在过江山途中遇到雪景的场景,以及对雪景的赞美和感慨。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江山方进半程前,
正值群游剪水仙。
满道盐花堆粲粲,
飞空粉屑舞翩翩。
樊墙庐舍皆银饰,
沟渎潢汙尽玉填。
却认青山埋不得,
嶆峨气势直凌天。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山之间旅行时遇到的一场雪景。诗人在诗中通过雪景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丽,以及与之相辅相成的人造景观。

诗的开篇描述了诗人正在江山之间前进的过程中。这里的江山可以指代大自然的山川风景,也可以指代人世间的江山国度。接着,诗人描绘了一群游人正在剪水仙花,水仙花是寒冷季节的花卉,与雪景相得益彰,增添了冬日的美感。

随后,诗人描绘了雪花覆盖的道路,形容雪花如盐花一般洁白堆积,给人一种明亮洁净的感觉。雪花在空中飞舞,形成粉屑般的景象,轻盈而优雅。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樊墙庐舍,即人造的建筑物,被雪覆盖后闪烁着银色的光芒,增添了冬日的寒冽美感。而沟渎潢汙则被雪所覆盖,犹如玉一般洁白。这里展示了雪景的清洁和纯净,与俗世的污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青山的赞美。诗人认为即使是高耸入云的青山,也被雪所覆盖,无法辨认,展现了雪景的壮丽和气势。嶆峨意指高耸的山峰,气势直凌天则形容其雄伟威严。这里通过雪景的描绘,强调了大自然的壮丽和超越人类的力量。

整首诗以雪景为主题,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丽,以及与之相对的人造景观。同时,诗人通过雪景的对比和提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世间的思考,突出了雪景所具有的纯洁和超越性。

  • 《秋岩自山中见约》

    九江驿里见春风,几度怀清隔晓钟。思白有人伤柳色,依刘无地感萍踪。半生力学羞长剑,两载心期信短筇。九叠屏高有标致,远公相约则吾从。

  • 《怀黄小牧》

    瓠俎桑弧莅旧盟,天将吾道寄山林。梧桐卧雨鱼生釜,梅坞吟云鹤伴琴。海上苏卿今白发,山中杜甫老丹心。拟呼尊酒论今古,黄叶萧萧楚水深。

  • 《樵歌三首》

    上山斸山山丁登,下山嵌山山棱层。秋残日暮归来晚,茅檐洗脚月又明,明朝早入芙蓉城。

  • 《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

    明发临前渚,寒来净远空。水纹天上碧,日气海边红。景物纷为异,人情赖此同。乘槎自有适,非欲破长风。

  • 《奉和袭美酒中十咏·酒星》

    万古醇酎气,结而成晶荧。降为嵇阮徒,动与尊罍并。不独祭天庙,亦应邀客星。何当八月槎,载我游青冥。

  • 《月下独行桥上》

    新秋未再旬,月露已浩然。放翁一幅巾,与影俱翩僊。飞桥挂澄溪,幽窦鸣细泉。开岁才俛仰,已近摇落天。殊方久滞留,感此岁月迁。归来看青灯,悄怆不得眠。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