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披鹔鹴裘,缭绕青冰陌。
高原回东飚,草木负春色。
潇洒竹间寺,慰此流浪客。
豀梅荐余馨,林光动寒碧。
一寸经纶心,长叹念行役。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过净慧院》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新。诗中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场景,以及作者在旅途中游历到一座寺庙的心情和感受。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晓披鹔鹴裘,缭绕青冰陌。
高原回东飚,草木负春色。
潇洒竹间寺,慰此流浪客。
豀梅荐余馨,林光动寒碧。
一寸经纶心,长叹念行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诗人穿着一件鹔鹴裘,漫步在青冰覆盖的小路上,形容了清晨的寒冷和宁静。高原上的微风吹拂着,带动着草木摇曳,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诗人游历至一座竹间的寺庙,感受到这里的宁静和自由,它成为了流浪者的慰藉之地。在这寺庙里,一丛丛豀梅向诗人散发着馨香,林木的光芒在寒碧中闪烁。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对人生道路的思考和感慨,他长叹自己在漫长的行役中的艰辛与孤独。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寺庙和花木的赞美,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清晨的冷寂和春天的气息相互交织,寺庙成为了诗人心灵的避风港,而豀梅的芬芳和林光的璀璨则给予了他一丝安慰和希望。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命运起伏和行旅辛苦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寺庙修行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制律窥元化,因声感八风。还从万籁起,更与五音同。习习芦灰上,泠泠玉管中。气随时物好,响彻霁天空。自得阴阳顺,能令惠泽通。愿吹寒谷里,从此达前蒙。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远树暧阡阡,生烟纷漠漠。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三春已暮桃李伤,棠梨花白蔓菁黄。村中女儿争摘将,插刺头鬓相夸张。田翁蚕老迷臭香,晒暴gqgQ熏衣裳。非无后秀与孤芳,奈尔千株万顷之茫茫。天公此意何可量,长教尔辈时节长。
裙拖碧,步飘香,织腰束素长。鬓云光,拂面珑璁,腻玉碎凝妆。宝柱秦筝弹向晚,弦促雁,更思量。
万古醇酎气,结而成晶荧。降为嵇阮徒,动与尊罍并。不独祭天庙,亦应邀客星。何当八月槎,载我游青冥。
拱揖消狂冠,从容奉两宫。临危几谢传,忍事实娄公。陶冶无偏党,经纶尽朴忠。再来金鼎地,高卧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