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青莲宇,林间白马泉。
故人成异物,过客独潸然。
既礼新松塔,还寻旧石筵。
平生竹如意,犹挂草堂前。
孟浩然,字浩然,襄阳人。少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常于太学赋诗,一坐嗟伏,与张九龄、王维为忘形交。维私邀入内署,适明皇至,浩然匿牀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诏浩然出,诵所为诗。至“不才明主弃”,帝曰:“卿不求仕,朕未[尝]常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採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与故人剧饮懽甚,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亦不悔也。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开元末,疽发背卒。浩然为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篇什既成,洗削凡近,超然独妙,虽气象清远,而采秀内映,藻思所不及。当明皇时,章句之风大得建安体,论者推李杜为尤,介其间能不媿者,浩然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孟浩然,襄阳人。开元二十八年卒,年五十二。(复出一首)
过景空寺故融公兰若(或作过潜上人旧房、悼正弘禅师)
池上青莲宇,林间白马泉。
故人成异物,过客独潸然。
既礼新松塔,还寻旧石筵。
平生竹如意,犹挂草堂前。
中文译文:
经过景空寺,故交融兰若(或者过潜上人的旧房、悼念正弘禅师)。
池塘上有青莲之宇,林间有白马饮泉。
故人已经成了陌生之物,过客独自唏嘘叹息。
曾经向新立的松塔行礼,又去寻找旧时的石筵。
往昔种下的竹子似乎还在我草堂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景空寺时的一系列景象,同时也表达了对故人和往昔的怀念之情。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池塘上的莲花和林间的马泉,传达了一种宁静和恬淡的氛围。
诗中提到了“过客独潸然”,表明诗人经过故人曾经居住的地方时,内心的感触。故人已经变成了陌生人,过客独自沉浸在对逝去友谊的思念中。诗人对故人的感情表达了一种淡淡的伤感和追思之情。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他曾经向新立的松塔行礼,又去寻找旧时的石筵。这表明诗人并不忘记过去的友谊和共享的时光,他渴望找回曾经的那种深厚的交往和友谊。
最后两句“平生竹如意,犹挂草堂前”,以一种淡然的语气点出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诗人提到他种下的竹子似乎还在他的草堂前,表明即使时间过去,人事已非,但他对往昔的珍视仍然没有改变。
总之,这首诗以诗人经过景空寺的经历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对故人和往昔友谊的思念。诗中透露出一种对岁月流转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友情和情感的珍视和回忆。
四体非槁木,焉得常无为。下士蔑轨则,德人慎容仪。屈伸一时间,良复关安危。举手一不当,尚难令童儿。横目愚而神,岂可易指撝。造次肆亵慢,合沓来轻欺。臂且有所使,衔袖未出时。恂恂君子心,于此先有思。脱若役吾仆,未容盛气施。刚桀世讵乏,受侮宁无辞。画一发狗纵,厥规
雪梅清瘦,月桂圆冷,天街新霁。想帝辇、三朝薄暮,催促烛龙开扇雉。正拜舞、捧玉卮为寿,花满香铺凤髓。罄禹穴、胥涛万顷,春入南山声里。鼎轴元老诗书帅。体宸衷、双奉亲意。勤色养、行春惜花,夜欢宴、瑶池衣彩戏。鼓淑气、遍湖山千里。惊破慳红涩翠。笑那个痴儿无赖。打得
眠云跂石十余年,回首抛官一瞬间。送旧迎新也辛苦,一番辛苦两年闲。
曾到蕲州不,人人说使君。使君才具合经纶。小试边城、早晚上星辰。佳节重阳近,清歌午夜新。举杯相属莫辞频。后日相思、我已是行人。
罗刹盈庭夜色寒,人家灯火半阑珊。梦回跳出铁门限,世上一重人鬼关。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