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影浮阴玉一渊,吟翁同立石阑边。
池中石与诗中字,知是几年磨得圆。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臺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爲顾五言,自署其居爲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爲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爲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爲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过冷泉亭》是宋代诗人顾逢的作品。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绿色的影子浮动在阴凉之上,
吟唱的老人和我一同站在石栏边。
池中的石头与诗中的字句,
经过多少年的磨砺而变得圆润。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在冷泉亭旁的景象。诗人与一个吟唱的老人站在石栏边,观赏着池塘中的石头和自己的诗作。通过描绘石头和字句的圆润,诗人表达了自己创作诗词的艰辛和经历的积累。
赏析:
《过冷泉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诗人对诗词创作的深刻思考。诗中的冷泉亭和绿影浮阴给人一种宁静、清凉的感觉,与吟唱的老人形成对比,更凸显出诗人孤独而沉思的状态。
诗中的池中石与诗中字形成了一种意境上的呼应。石头经过多年的磨砺变得圆润,代表了时间的积累和沉淀,而诗中的字句也经过作者长时间的思考和打磨,才能达到精妙、准确的表达。通过石头与字的对比,诗人表达了诗词创作的艰辛和对诗意的追求。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景物和内心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观察和思考,传达了诗人对诗词创作的深刻理解。这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深沉的感觉,使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静谧和对艺术追求的热诚。
天公有意留君住。故作纤纤雨。闭门觅句自持觞。并舍官梅时有、过来香。沈郎诗骨元来瘦。更挹湘江秀。不须骂雨及嘲风。收拾个般都入、锦囊中。
人道今年秋较迟。木犀全未放些儿。不因诞节开千岁,争得今辰把一枝。呼宝鼎,伴渠伊。堂萱喜色正融怡。儿前妇后孙曾从,岁岁称觞无尽期。
群儿爱盆花,如我爱其子。但将养花心,委曲求诸己。花不负人力,随时深浅红。种学得如此,岂不慰乃翁。
一生心下事,皆可对人言。独有这些子,难为世俗论。
一夜西风到海滨,楼船东出海扬尘。生惭黄歇三千客,死慕田横五百人。纪岁自应书甲子,朝元谁共守庚申。悲歌抚罢龙泉剑,独立苍溟望北辰。
寒水依痕,春意渐回,沙际烟阔。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数枝争发。天涯旧恨,试看几许消魂,长亭门外山重叠。不尽眼中青,是愁来时节。情切。画楼深闭,想见东风,暗销肌雪。辜负枕前云雨,尊前花月。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殷勤留与归时说。到得却相逢,恰经年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