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荡中央劣露沙,上头便著野人家。
篱边随处插垂柳,檐下小船萦钓车。
杨万里(一一二七~一二○六),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调赣州司户参军。歷永州零陵丞、知隆兴府奉新县。孝宗干道六年(一一七○),召爲国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国子博士告词》注),迁太常博士、将作少监。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一一七九),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同上书《广东提举告词》注),寻除本路提点刑狱。召爲尚左郎官。十二年以地震应诏上书,擢东宫侍读。十四年,迁祕书少监(同上书《祕书少监告词》注)。十五年,因上疏驳洪迈太庙高宗室配飨议,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爲祕书监。绍熙元年(一一九○),兼实录院检讨官,会孝宗日历成,宰臣令他人爲序,遂以失职丐去,出爲江东转运副使,权总领淮西江东军马钱粮。因论江南行铁钱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赣州,未赴。宁宗即位,屡召屡辞。庆元五年(一一九九)致仕(同上书《通议大夫宝文阁待制致仕告词》注)。开禧二年卒,年八十。謚文节(《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有《诚斋集》、《易传》等传世。事见其子长孺撰墓志(清干隆刊《杨文节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杨万里诗四十二卷辞操一卷,以宋端平间刊本(原书藏日本东京宫内厅书陵部)爲底本。校以宋淳熙、绍熙间递刻之《诚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荆溪集十卷西归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续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简称宋递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原该共六十三卷,今残存六十卷)、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诚斋集》(简称四库本)。参校明末毛氏汲古阁钞本《诚斋集》(简称汲古阁本,今藏上海图书馆)、清干隆六十年吉水杨氏带经轩刊《杨文节公诗集》(简称杨本)。另从诸书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四十四卷。
《过临平莲荡四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临平莲荡的景色和生活场景。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莲荡中央劣露沙,
上头便著野人家。
篱边随处插垂柳,
檐下小船萦钓车。
中文译文:
莲荡中央是劣质的沙地,
上面居住着野人家。
篱笆边随处插满垂柳,
屋檐下停着小船和钓车。
诗意:
这首诗以临平莲荡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沙地、野人家、垂柳、小船和钓车等元素,展现了一个宁静而自然的乡村景象。诗人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临平莲荡的景色和生活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感觉。诗中的“劣露沙”形容了莲荡中央的土地质量较差,而“野人家”则暗示了这里的居民过着朴素自然的生活。垂柳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景观元素,插在篱笆边上,增添了一份生机和美感。而小船和钓车则暗示了居民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可能以捕鱼为生,过着简单而宁静的生活。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通过描绘细节展现了临平莲荡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场景,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感觉。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这首诗以其朴素而真实的描写方式,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一幅美丽画卷。
欲望锺山岑,因知冶城路。跻攀隐木杪,稍记曾游处。红沉渚上日,苍起榛中雾。即事有哀伤,山川自如故。
秦女窥人不解羞,攀花趁蝶出墙头。胸前空带宜男草,嫁得萧郎爱远游。
醉乡不游游睡乡,眼花对案如迷藏。梦踏秋草悲蛩螀,风松露菊三径荒。忽然欠伸日在廊,悟此身世何荒唐。故书弃掷尘满箱,鲁堂不复闻丝簧。镜中容颜老不扬,浪求斗升助糟糠。江湖兰佩芙蓉裳,踟蹰不归愁断肠。伟君威凤鸣朝阳,文章五色照我傍。艳如屈宋班马香,千载作者蔚相望。
西冈独上每舂容,天接危亭四面风。万室鳞鳞归眼底,一峰岌岌倚云中。地灵人胜风流古,石秀山回气象雄。曳杖频来无别意,喜观禾麦又年丰。
老融弃发逃于禅,胸藏丘壑身林泉。时拈寸草幻墨汁,惨淡咫尺生风烟。尤工画牛古绝比,不特形似真神全。平生知己一攻愧,惜墨如命诗犹传。至今鄞人怀片纸,如护圭璧珠玑然。陈生少壮曾入室,妙处已觉墙及肩。岸痕树影彷佛地,云阴雨气冥蒙天。寒禽立背渡浅水,野葑没足行淤田。
春色饶君白发了,不妨倚绿偎红。翠鬟催唤出房栊。垂肩金缕窄,醮甲宝杯浓。睡起鸳鸯飞燕子,门前沙暖泥融。画楼人把玉西东。舞低花外月,唱澈柳边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