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无奈洛阳尘,兴属今朝谁与亲。
河岳新秋初过雁,园林晓月远行人。
波声有喜咸通汴,云影相随直到秦。
白笋紫姜勤故旧,公孙出仕独堪嗔。
晁说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济州鉅野(今山东巨野)人(《宋史·晁补之传》)。因慕司马光爲人,自号景迂生。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进士。哲宗元祐初,官兖州司法参军,绍圣时爲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县。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知定州无极县。后入党籍。大观、政和间临明州造船场,起通判鄜州。宣和时知成州,未几致仕。钦宗即位,以着作郎召,除秘书少监、中书舍人,復以议论不合,落职。高宗立,召爲侍读,后提举杭州洞霄宫。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见《嵩山文集》附录其孙子健所作文集后记,《晁氏世谱节录》,及集中有关诗文。 晁说之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旧钞本《嵩山文集》(集中“祯”字皆缺,注“今上御名”,当沿宋本之旧)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过洛阳赠亲旧》是宋代晁说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古来无奈洛阳尘,
兴属今朝谁与亲。
河岳新秋初过雁,
园林晓月远行人。
波声有喜咸通汴,
云影相随直到秦。
白笋紫姜勤故旧,
公孙出仕独堪嗔。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晁说之对洛阳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亲友的赠送之意。诗人感叹洛阳的尘土之久远,而自己的兴致却属于今朝,不知与谁亲近。描绘了河山在初秋时节雁群飞过的景象,以及园林中清晨月色下远行人的身影。波浪的声音传达着喜讯,汴京(今河南开封)的消息传遍了各地,云影一直伴随着旅行者直到秦地。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故旧之友的思念,白笋和紫姜是洛阳的特产,象征着故乡的勤劳和亲切,而公孙则是一个出仕的朋友,他的离去让诗人感到不舍。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洛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以洛阳的尘土和自己的兴致作对比,突显了时光的流转和个人情感的变迁。描绘了秋天初至时的河山景色,以及园林中的宁静与美丽。通过波浪的声音和云影的伴随,诗人传达了喜讯的传播和友谊的延续。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对故旧的珍视和不舍之情。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洛阳的风景和诗人的情感,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关山梦里,归来还又、岁华催晚。马影鸡声,谙尽倦邮荒馆。绿笺密记多情事,一看一回肠断。待殷勤寄与,旧游莺燕,水流云散。满罗衫是酒,香痕凝处,唾碧啼红相半。只恐梅花,瘦倚夜寒谁暖?不成便没相逢日,重整钗鸾筝雁。但何郎,纵有春风词笔,病怀浑懒。
彼美人兮,不肯为、时人妆束。空自爱、北窗睡美,东邻醅熟。不道有人成离索,直教无计分膏馥。望鹤飞、不到暮云高,阑干曲。驹在谷,人金玉。盘在陆,人宽轴。笑吾今何苦,耐司空辱。应为嗷嗷乌反哺,真成落落蛇安足。到梓州、旧事上心来,呼杯醁。
有昔灵王子,吹笙溯泬。六宫攀不住,三岛去相招。亡国原陵古,宾天岁月遥。无蹊窥海曲,有庙访山椒。石帐龙蛇拱,云栊彩翠销。露坛装琬琰,真像写松乔。珠馆青童宴,琳宫阿母朝。气舆仙女侍,天马吏兵调。湘妓红丝瑟,秦郎白管箫。西城要绰约,南岳命娇娆。句曲觞金洞,天台
滴地酒成冻,喧天鸦诉寒。窗风经怒响,帘日漏温痕。偶尔寻梅去,其如驻屐难。沙鸥脚不袜,故故踏水翻。
桃花簇簇有人家,寂历炊烟晚照斜。满眼芳春无处著,一机新锦濯烟霞。
红锦芙蓉碧牡丹,今番灯火减前番。雪泥没滕霜风紧,也有游人看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