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过鄱阳湖》

港中分十字,蜀广亦通连。
四望空无地,孤舟若在天。
龙尊收巨浪,鸥少没苍烟。
未流皆惊畏,吾今已帖淆。

作者介绍

徐照(?~一二一一),字道晖,一字灵晖,自号山民,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工诗,与同郡徐玑(灵渊)、翁卷(灵舒)、赵师秀(灵秀)并称“永嘉四灵”。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行迹遍及今湖南、江西、江苏、四川等地。宁宗嘉定四年卒。有《山民集》(《瀛奎律髓》卷二○),已佚。有《四灵诗集·徐照集》、《芳兰轩集》传世。事见《水心文集》卷一七《徐道晖墓志铭》。 徐照诗,以一九二五年南陵徐乃昌据毛晋影抄残宋本刻《永嘉四灵诗·徐道晖集》三卷本爲底本。校以一九二八年永嘉黄群《敬乡楼丛书》本(简称黄本)、明潘是仁刻《宋元四十三家集·芳兰轩诗集》五卷本(简称明本)、清顾修读画斋刻《南宋群贤小集·芳兰轩集》一卷本(简称顾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过鄱阳湖》是宋代徐照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描绘鄱阳湖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自然景观与人的微小之间的对比,以及人在自然面前的无奈与敬畏之情。

诗词以港口为背景,描绘了湖水分流成十字形,将湖泊的广阔与壮美展现出来。蜀地和广东也通过湖水相连,揭示了湖泊的辽阔和连接的神奇之处。四望之下,只见一片空旷,没有一块陆地,仿佛孤舟漂浮在天空之中,给人以超凡脱俗的感觉。

诗中提到龙尊,暗示湖中的波浪如巨龙一般威猛,但却被收敛住,平静如镜,给人一种安宁和稳定的感觉。而湖上的鸥鸟却很少,没有在苍烟中翱翔,也许是因为湖面的平静而少了些生气和活力。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境转变。诗人称自己未曾流浪过这片湖泊,但在此刻他已沉浸其中,融入了湖的广阔与浩渺之中。这种转变带有一种惊叹和敬畏之情,展现了自然景观对人心灵的深刻触动。

整首诗以湖泊为背景,通过描绘湖水的广阔、壮美以及湖上的静谧,表达了自然景观的壮丽和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诗人的心境也由陌生和畏惧转为融入和敬畏,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共生。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湖光山色,给人以广阔开阔的感受,同时也引发人们对自然界的思考和敬畏之情。

  • 《螺髻峰》

    山无重数总蟠青,直北孤峰最有情。天巧绾成螺髻样,梳云沐雨百娇生。

  • 《山居杂诗九十首》

    古半喜妙供,溪荪种匀抽。蘸水浮翠蝟,络石骈栗皱。薿薿巧凝绿,梢梢眇含秋。相对几案间,萧然无与俦。

  • 《蜡梅》

    百花结成虹,花香蜡不香。如何此枝上,似蜡更芬芳。意彼百花魂,结聚无所发。英灵为此花,色香相假合。虞姬死为草,舞动应乐节。蜀主化杜鹃,啼染枝头血。轮回有托化,亦闻金仙说。花月自有妖,未易以理察。乌知此花魂,为香不为蜡。

  • 《金刚随机无尽颂·法会因由分第一》

    更上一层楼,清风似饵钩。钎鳞吞不得,莫怪钓竿头。

  • 《雪中不见女几山》

    宜阳南路是仙山,雪拥云埋杳霭间。洗眼来看无处觅,不知可复在尘寰。

  • 《和芙蓉和尚四句偈颂·死蛇惊出草》

    金鞭遥指玉堂寒,惊起将军夜出关。三尺镆铘清四海,搀枪一扫绝痴顽。

版权所有©字词句100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