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
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
岑参,南阳人,文本之后。少孤贫,笃学,登天宝三载进士第。由率府参军累官右补阙,论斥权佞,改起居郎,寻出为虢州长史,復入为太子中允。代宗总戎陕服,委以书奏之任,由库部郎出刺嘉州。杜鸿渐镇西川,表为从事,以职方郎兼侍御史领幕职。使罢,流寓不还,遂终于蜀。参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境;每一篇出,人竞传写,比之吴均、何逊焉。集八卷,今编四卷。
翻译
异乡客子在黄沙碛里把路迷,四下张望只觉得云天向下低。
只说是地到此尽天也到此尽,我已走到安西却还要再向西。
注释
⑴碛(qì):沙石地,沙漠。这里指银山碛,又名银山,在今新疆库米什附近。
⑵黄沙:指沙漠地区。唐刘长卿《送南特进赴归行营》诗:“虏云连白草, 汉 月到黄沙。”
⑶云天:高空。《庄子·大宗师》:“黄帝得之,以登云天。”直下低:往下低落。
⑷言:说。
⑸“行到”句:此沙漠当在安西节度使治所龟兹(今新疆库车)以东,故有此说。
这首诗显示的是作者在大漠上行旅时所望见的景色和所产生的感觉。首句“黄沙碛里客行迷”,是写置身于荒漠中,不仅前路迷茫,不知何往,如韦应物《调啸词》所写的“东望西望路迷”;而且感到心情迷惘,无所归依,如韦庄《菩萨蛮·洛阳城里春光好》词所写的“此时心转迷”。句中的这个“迷”字,与作者的另一首《宿铁关西馆》诗“乡遥梦亦迷”句中的“迷”字一起来看,可能还含有回首万里、归路亦迷的意思在内。
第二句“四望云天直下低”,回应第一句,描写在广阔无限的沙漠中,四面远望,天地相接,云天低迷,而这一印象正引出和加重了行客的迷失心情。这个“低”,虽属视官的错觉,却是望中的实感。陆游《游修觉寺》诗中的“天向平芜尽处低”句,写的也是这样一个错觉和实感;而岑参所写的,是在西北高原上、浩翰沙漠中的特别鲜明、强烈的感受。
第三句“为言地尽天还尽”,又直承这第二句。正因远望中云天四垂,低与地连,所以进而觉得地到了尽头,天也到了尽头。诗人到达安西后,在《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诗中还写有“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两句。“寻河”是虚写,用汉使通西域典故(见《汉书·张骞传》;“过碛”是实写,记自身的历程。“地尽”、“天低”则重述了这一过碛时由直觉产生的印象。
末句“行到安西更向西”,宕开诗笔,另拓诗境,表现天地本自无边无涯,地外仍有地,天外仍有天,过了大漠还在向西方延伸,以见天地之末“尽”。这一收尾也许另有一层意思,如李益的《征人歌》所说:“塞外征行无尽日”,虽然已经抵达安西,征行还不会结束。
诗写诗人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上日夜西行时,眼前看到的景色、直觉中构成的印象、内心处触发的感受。岑参的边塞诗,常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这首绝句中所写的“云天直下低”、“地尽天还尽”,也带有夸张色彩。但这种夸张,不是对真实的歪曲,而是对真实的强化,更形象、更逼真可感地表现了诗人在那样一个独特环境中所看到的独特景色、所产生的独特感受。
有些边塞诗,往往经过高度概括,甚或出于凭空想象,所写的景物情事常常共性多,个性少,纵有典型意义,不免陈陈相因。岑参所写,则大都是实地见闻、亲身感受,以不同于一般边塞诗的面目出现,奇葩独放,异境别开,使人眼目为之一新。从这首绝句,也可尝鼎一脔,窥豹一斑。
江城五月江雨晴,荷花到处红交横。宋家池上瑞莲生,嫋嫋出丛抽一茎。茎端菡萏开两朵,忽似娥皇将女英。九疑望断苍梧暮,低头并照湘波清。花落莲成碧於卵,瑟瑟尘轻熨人眼。萧郎弄玉合卺时,一齐覆下琉璃盏。草木效灵载图史,守臣尽可闻天子。吾君有诏抑祥瑞,异兽珍禽不为贵。
浴鹄湾头荡桨过,雨声昨夜涨湖波。落梅天气寒偏峭,未许春衣试薄罗。
残红引动诗魔,怀古牵情奈何。半落铜台月晓,乱飘金谷风多。悠悠旋逐流水,片片轻粘短莎。谁见长门深锁,黄昏细雨相和。
阮路何方尽,西归兴未劳。河流经陕狭,山色入秦高。返照明秋垒,孤村接暮涛。还如丁令至,故里满蓬蒿。
晚艇村村载,秋原处处收。年来尤爱此,一熟缓千尤。
子期不可作,伯牙终绝弦。冷冷太古音,在此幽涧泉。泉流如碧玉,老僧听不足。后夜月明时,还向泉边宿。